今天黑膠文化在復興,這一點已經不需要再爭辯了。不管是年輕人還是老燒,不管面對的是初中級抑或Hi-End級的黑膠唱盤,基本的調校確實是需要的。很多人說聽黑膠與茶文化很相同,都需要一些基本且必要的儀式,否則模擬回放會有所折扣。不過很多年輕人在接觸黑膠文化前都特別顧慮其復雜性,不過這次我想提及一些簡單且基本的黑膠操作,讓大家可以更加快速地上手黑膠唱盤的調校工作,并且最大限度讓黑膠唱盤發揮該有的表現。
在談調節之前,我還是老生常談一下黑膠的優勢,如果你父輩收藏了大量黑膠唱片,那我得說你十分幸運,因為這些都是無價之寶,有些早期的錄音更是沒有經過后期數字轉錄的問題,都是以模擬錄音直接制作,失真更加低更為高保真。黑膠所蘊藏的模擬錄音都不是一般CD數字音樂所能比擬,因為有一些錄音一開始就是模擬,CD數字音樂再好的版本都已經經過轉錄,同時模擬的魅力確實只有聽過的人才能明白,聲音毫無壓縮,真實感強,傳真性高,聆聽人聲抑或現場錄音都極度逼真。但如果在調校唱盤、唱臂以及唱頭存在誤解,那么模擬的效果可能適得其反,甚至一直讓你的發燒路途越走越偏。
這里涉及到兩個內容,唱盤底座和轉盤,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唱盤底座就是我們所說的唱盤基座,是整個唱盤的基礎,與腳座(腳釘、減震物料)相連設計。為了化解轉盤和唱片轉動時的諧振,很多廠家設計唱盤底座都特別有分量,有些如同一塊砧板(很重很重)。有些底部存在腳釘可以調節高度和水平,在搭建安裝轉盤前必須把唱盤底座調到絕對水平。一般產品都會附帶一些水平儀,當然自備更高精度的水平儀自然是最好的。
觀察水平儀只需要讓氣泡位于正中即可
當唱盤底座水平調校好后,就需要安裝轉盤,轉盤上也需要觀察是否水平,如果已經達到水平那就OK了,如果還有一點誤差,可以調整底座優先讓轉盤獲得水平。當然,有些唱盤底座具備雙層調節結構,那么只需要調節頂層底座水平即可。
顧名思義,唱頭超距就是唱頭針尖與轉盤軸心之間的距離。為什么針尖與轉盤軸心之間要有這小段距離呢?如果將唱頭拉到轉盤軸心上,針尖剛好落在轉盤軸心上不好嗎?不好!因為這樣一來,唱針在唱片上面循軌時針尖角度的“失真”會比較大。如此說來,超距越大循軌角度的失真不就越小嗎?也不對!超距必須保持在一定的范圍內唱針平循軌角LTA(Lateral Tracking Anale)的失真才會最小。因此,每一支唱臂在設計時就已決定它的有效長度(Effective Arm Length,針尖與唱臂軸心之間的直線距離)來讓循軌角度的失真達到最小。而超距的調整就是要得到最正確的唱臂有效長度。超距如果不對,最明顯的問題就是唱針越唱到唱片內圈,雜音會越大,聲音會越難聽,因為各種循軌的失真都加大了。
通常唱臂規格上都會有說明超距(overhang)是多少,軸距(pivot to spindle)多少。只要軸距設置正確,超距就可以在唱頭蓋的可調范圍內微調到精確。大部分市售唱臂會自帶測量工具,安裝時務必測量準確得到正確軸距和超距。
這一步很關鍵,方位角所關系到的就是唱針在溝槽里接觸的情況。如果各種角度不正確,說得簡單些就是唱針循軌不對。說得仔細些就是會產生相位不正確、左右聲道音量大小不對、雜音增多等問題。大家可要知道,這是拾音的源頭,這個處理不好,后面怎么調節也沒有用。
調方位角就是自己面對唱頭,將唱頭朝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扭動。有些唱臂的唱頭蓋是活動的,可以藉扭動而調整方位角。然而,有些唱臂的唱頭蓋與唱臂是一體的,此時則要從唱臂根部調整。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小配件,如果唱臂和唱頭有較高的可調靈活性,那么你可以通過上述的調校尺進行觀察調整,當然也可以通過在頂部設置水平儀檢查是否水平。



前者簡稱為LTA(Lateral Tracking Anale),后者為VTA(Vertical Tracking Angle),LTA就是調整正確的補償角,即當您俯視唱頭時,唱頭偏置角度與唱片溝槽切線準確與否。唱頭正面應該與軸心線垂直,達到與溝槽切線一致。
而VTA就是讓唱頭和唱臂達到與唱片及轉盤水平,一般通過唱臂基座進行升降調整(但必須是微調),工具方面可以采用微型輕量的水平珠放在唱頭蓋上進行觀察水平,但務必記得在放上水平珠后將唱臂設置到正確針壓(Tracking Force)再進行調整。方位角的調整是正面唱頭以順時針或逆時針扭動,而水平循跡角LTA是俯視唱頭朝左或右轉動,一般根據唱頭廠家提供的校準尺微調LTA,同時根據校準尺說明微調超距,確保唱針落在內外歸零點上時,唱頭在均與校準尺上線格平行即可。
檢驗我們可以通過聽感,如果針壓太輕,則可能會有雜音增多以及音像會飄的問題產生,甚至無法循軌。此外,低頻的量也會減少。反之,針壓太重的話聲音聽起來比較沒有光澤高頻暗淡。
檢查轉速使用測速規,它呈圓形,上面有放射狀一格一格的黑色小格。一般有三種形式:一種是直接刻在轉盤邊,有四層,分別給不同轉速、不同電源相位使用(日本唱盤最常見);另一種是附在皮墊上,效果相同;第三種是另外附贈或購買,叫測速片、測速盤、或測速卡,套在轉盤上使用。只要把轉速調整到那些小格子看起來像是停下來的就好了。
測速規的原理是運用人眼的視覺暫留以及電源相位。詳言之,日光燈電源相位與轉盤電源相位原則上相同,而測速規上的小格子是依照轉速以及相位劃成,在正確的轉速下,當日光燈閃動一次,小格子的位置剛好也移動到下一個小格的位置,所以看起來是不動的,如果轉速偏差,格子就會前后移動或模糊,高端的轉速儀也會自帶標準頻閃光源幫助更精確調整轉速。
同時在播放黑膠唱片時也必須看清楚唱片封套上所要求的轉速要求,防止產生變調的滑稽情況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