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HiFi就是玩電”,這是很多資深發燒友都懂的道理!那為什么HiFi與電有關而不是與水有關呢?這就是HiFi音響的本質:電聲。物理課本都教過我們關于聲音產生的本質——振動,譬如我們體檢的時候通過音叉來測量左右耳朵的聽力水平,音叉就是通過振動發出嗡嗡聲響。人說話也是通過聲帶振動而發聲,鋼琴敲擊和吉他彈奏同樣是對樂器器件制造振動而產生頻率聲響。而我們對于這些如此“自然”聲音通過“聲電”轉換成數字和模擬方式進行保存,當再度進行還原時,我們通過音響系統以“電聲”的方式再度轉換,而“電”則成為了聲音再生的中介。
“聲電”是一個怎樣的過程呢?有了解現代錄音工作的朋友會知道,演奏者在錄音室內錄制,是通過麥克風拾音這個環節,而這個環節與我們打電話相似,聲音首先通過振膜產生的頻率轉換為模擬信號,進而讓模擬信號通過放大驅動錄音室監聽的揚聲器進行發聲監聽,此過程也會同步進行A/D模數轉換,以數字信號的方式存儲到硬盤設備上以作后期使用。
而我們音響上聆聽模擬或數字音樂時,也會通過“電聲”的環節,把模擬進行放大或數字信號進行解碼放大,因此錄音質量的高低以及我們音響系統的表現,都決定了聲音回放與原錄音效果是否一致,而這些設備所圍繞的對象本質就是電。因此當你使用自家的音響系統通過更換更高質素的電源線或電源處理(改進供電環節),你會感受到聲音提升的效果,這一點都不是玄學。
好了,當了解到電這個環節是影音系統的重要源頭后,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么這么多發燒友會在供電和訊號連接線上下足功夫。目前針對與電有關的改進我提及幾個方面,僅供大家參考。
有段子笑稱某發燒友對供電有著潔癖的要求,決定在家靠近河邊修建核電站,有點常識也知道這是開玩笑。也證明供電的“潔凈”度對聲音會有幫助。隨后更網傳火電、風電和水電對聲音產生的不同影響。事實上針對這個環節,我們發燒友是無能為力的,有要求的朋友最大限度向電網申請引入380V的三相專線進戶。
漏保、空開和定制安裝線材。能做到第一點的玩家不在多數,如果進戶供電前提做好了,不妨針對全宅內部供電布線使用質量更好的線材產品,尤其提供給影音房間的供電電線,因為這類線材延伸較長,受外部環境干擾較多,因此這類線材絕緣和抗干擾上十分重要。
優質墻插、成品電源線和排插。如果第一二點不能確保供電質量,那么后期使用再好的墻插和成品電源線,都只是空中樓閣的擺設。而到這個環節上,市電正式與你家中的昂貴器材“握手”,也是整個系統與電打交道的重要一環。因此很多朋友會發現使用不同品牌的成品線材、排插甚至是墻插,聲音都能有一些微妙的變化或提升,這證明你的器材有很好的分析力,另一方面成品線材、排插甚至是墻插之間材料不同,聲音存在一定的差異屬于正常現象。
通過多重濾波和逆變等手段,對市電中混入的雜訊和干擾進行某種程度的去除,目前這類產品在市面不算很多,并且價格也不便宜,建議購置大品牌產品以及有權威數據測量的產品為佳。
這種操作我們比較熟悉也是相對容易,通過比較聽感比較更換線材所帶來的提升。
注重電源屏蔽、接地以及細微環節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