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接模式玩法,在發燒音響圈中并不鮮見!這種玩法的背景源自多方面,首先是早期的放大器產品,因為受到元器件技術的限制,單通道無法實現大功率的輸出,而使用橋接模式可以緩解對大功率輸出的渴望。其次是部分揚聲器大口徑單元較難驅動,更需要大功率支持。最后,為了節約成本,單通道功率越大的放大器,價格越昻貴,使用橋接模式可滿足大功率輸出。
那么橋接模式是一種怎樣的模式呢?簡單點說,放大器橋接就是把兩個放大線路的輸出端同時推一組負載(揚聲器或者揚聲器系統)。提升放大器的音頻不失真輸出電壓值,從而提高功率。
橋接時兩個放大線路輸出的音頻波形是反相的,同時加載在揚聲器上,這樣負載就有了兩倍的音頻電壓,從而功率提升四倍。由于這種巧妙的設計實現了更小的代價實現更高的功率輸出,因此這種模式更多應用于專業領域,但為了滿足發燒友同樣對高功率的渴求,不少放大器廠家也推出橋接設計的產品,例如本次介紹的NAD C 368合并式放大器和C 268后級放大器。
NAD C 368作為一款合并式放大器,兼容BluOS流媒體功能,憑借超高性價比深受市場的歡迎,不過其橋接功能很少被提及。從放大線路和功率上來看,C368是一臺具備80W的D類放大器,NAD C368使用的是荷蘭Hypex推出的UcD(Universal Class D)Module D類放大線路。在新型交換式電源供電下,可提供每聲道輸出80W功率,但當Bridge Mode(橋接模式)成單聲道輸出后,功率能實現300W的輸出,對于渴求大功率的玩家C 368的橋接模式確實讓人垂涎。不過這種模式下,C 368只提供單通道的模式,如果需要對立體聲進行驅動,那就必須要多配置一臺同樣具備相同Bridge Mode(橋接模式)設計以及一致功率輸出的后級放大器。而品牌旗下的C 268就是最高性價比的配置。
C 268同樣具備80W功率輸出,當BridgeMode(橋接模式)時,單通道功率高達300W,用戶只要通過連接前級到后級的訊號線,在C 368和C 268背面上打開Bridge Mode(橋接模式)開關即可。在這里必須注意連接揚聲器的正確性,用戶必須將揚聲器連接到標有“L+”和“R-”的端子,確保“L+”連接到您的揚聲器的“+”端子,“R-”連接到揚聲器的“-”端子。C 368和C 268均需要按上述方法設置正確,否則將帶來使用危險,同時必須強調的是,所連接的揚聲器不建議低于8Ω,否則將會造成機內電流過大導致損壞。
NAD C 368
以C 368作為“主機”和C 268作為附加的放大器,通過橋接模式可以實現最高功率的輸出,滿足大伙們對高功率的渴求。
另外,C 368和C 268同時也可以作為“雙功放”來使用,譬如玩家家中具備ATC和PMC等的無源揚聲器(具備高/中低音頻段的接線端子,且支持雙功放接法功能),用戶可以先通過C 368分別連接揚聲器的高音單元,再通過C 268分別連接揚聲器的低音單元(音箱的橋接線/片要拔掉),C 368和C 268則通過訊號線連接實現訊號同步。“雙功放”方式,其實對于大部分同品牌的合并機和后級放大器都可以通過這種連接方式實現,但前提是功率輸出最好一致。
NAD C 268
終上所述,NAD C 368合并式放大器和C 268后級放大器不但具備天然的“雙功放”功能,更可以通過橋接的特色設計,實現更高功率的輸出。因此我認為,C 268可以成為C 368的升級購置方案,而C 368更是最值得購買的高性價比的合并式放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