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對出色的音箱,一味追求堆砌好料不一定能出好聲音,好的配件不一定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因為音箱除了單元,還有好的箱體和線路的設計與布局。箱體形態不一,不一定只見得是單純的追求“好看”,內里蘊藏的哲學和奧義往往都是為了獲得最佳音效。意大利除了奢侈品,在Hi-Fi音響領域也總能讓我們收獲驚喜,近年來比較亮眼的是Atomica(奧圖美格)。Atomica旗下音箱產品造型比較大膽,2013年成立以來,最近開始在國內嶄露頭角。Atomica各具特色的音箱不是為了標新立異,當中蘊含了廠家對完美還原各類型音樂的追求,這次我們來試試Atomica Floor座地式音箱。

Atomica(奧圖美格)是來自意大利的品牌,成立至今近十年時間,通過不斷地研發與創新,現已擁有六款型號的揚聲器:Atomica Strato、Giove、Bookshelf XL、Book 2、Book 2 Fraxinus和Floor。這六款揚聲器并非像其他揚聲器品牌以統一外觀設計風格來建立形象,而是每個型號外形各具特色,完全可以滿足所有發燒友的要求。
Atomica的創始人Daniele Melelli在累積了豐富的設計開發經驗以及對Hi-Fi音響摯愛與熱情之后,便舍棄之前所建立的成就開始了全新的冒險,成立了該品牌。Atomica團隊由工匠、材料制造專家和設計師等相關專業人士組成,他們特別關注Hi-Fi音響領域,志同道和的他們合作創造了很多高品質的音響產品。Atomica的產品設計方法非常獨特,它的設計從零開始,即從揚聲器箱體開始,使用精選的優質實木與基礎材料,熟練地使用數控刀具和機床,使用CNC對夾板進行特別銑削,在數噸壓力下進行粘合和壓制而成箱體。將這些材料和技術結合在一起,創造出一個“零振動”的超剛性箱體,為的就是實現高水平控制和優質的舞臺重現。選擇傳統材料是基于它們組合出自然悅耳的聲音,而獨特的多重木質層壓箱體使我們可以完美融合音樂的和諧與音響的保真度。

除了絕美的形態,Atomica還運用了聲學,擁有獨一無二的Atomica reflex專利技術,由可變幾何形狀的低音反射調諧通道組成,能夠根據不同環境調整響應。通過一個旋鈕操作齒條機制,使反射管靠近或遠離“塞子”來增加或減少反射管的長度?!叭印笔翘刂频模梢哉{節響應,直到實現虛擬空氣懸架的響應,這種巧妙的機制可以消除不同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避免揚聲器的低頻產生不良反應。至于其分頻器也是一大特色,線圈以手工方式纏繞,直接由Atomica的品牌設計師親自制作。這純手工制造的分頻器和箱體響應完美結合,聲音自然而快速,透明又開揚。
對于選擇音箱單元制造商上,Atomica也是經過充分考慮,嘗試了很多種不同單元組合才最終選擇了以色列Morel(摩雷)和挪威Seas(西雅士)的最佳組合。Morel負責高音部分,Seas負責中音和低音部分,這兩家揚聲器單元生產廠家已有數十年歷史,是著名的揚聲器單元生產廠家。這種不同品牌單元搭配起來可以感受到很開揚的立體感,明快而清晰,三頻平衡,3D立體聲宏大及人聲很有魅力。

Atomica Floor座地式音箱箱體材料上選用了楊木、樺木和鋼化玻璃,這些材料具有不同的質量和柔韌性,能夠增強揚聲器的性能。使用楊木、樺木制作出多層30mm厚的okoumè實心膠合板,采用多重木質層壓成木制框架,其效果就等同于原實木的一體音箱,使其特性至少比單層okoumè好四倍。鋼化玻璃側面不僅具有極佳的視覺沖擊力,還能為揚聲器帶來悅耳而準確的聲音。在Atomica技術的加持下,生產出來的揚聲器出色,美觀且獨特。而在分頻器上,線圈以手工方式纏繞,直接由Atomica的品牌設計師親自制作,其箱體響應完美結合聲音自然而快速,透明又開揚。單元配置上,采用了一只1英寸Acuflex dome高音和2只6.5英寸coated paper cone中低音單元,可提供25Hz-25kHz的頻率響應和91dB的靈敏度。Atomica Floor的價值體現在它每一個細節的選擇中,哪怕是電源端子、支架、底座、鋁和不銹鋼零件都是經過精密機床切割和銑削,并以非常出色方式完成了美學和性能的合二為一。正如前面提及到的Atomica reflex專利技術,在Atomica Floor座地式音箱中也有所體現。該技術由可變幾何形狀的低音反射調諧通道組成,通過物理的機械運動組件對后端的倒相孔內的長度進行調節,從而對倒相孔的低頻能量和空氣的振動頻率進行調節,可根據房間定位或聽眾的口味調整共振頻率。

在威傲音響的試音室中,Atomica Floor座地式音箱展現出的美態和音樂氛圍很好。以玉置浩二的《酒紅色的心》這張專輯進行測試,要知道這張專輯中很多名曲不但詮釋了玉置浩二溫柔、帶有磁性的聲線,更是被很多歌手翻唱,時至今天仍然是很多影音愛好者喜好的人聲測試天碟。細聽之下,動人的男聲表現相當真實自然,甚至連一些呼吸、鼻音等細節,在這對揚聲器的還原之下更加傳神。聽聽當中的《Friend》,在Floor座地式音箱表現之下,人聲結實不松散、低頻氛圍營造得恰當,那種淡淡的悲傷之情,似乎經由揚聲器重放出來,變得更加沉重。以Floor聆聽人聲甚是享受,聽芭托莉與特菲爾的《Cecilia & Bryn》專輯,莫扎特作品《費加羅婚禮》的里的合唱“Cinque…Dieci…Venti…Trenta”,音樂從柔美的弦樂開始,Floor表現的弦樂群質地縝密,飄蕩出輕盈曼妙的質感,特菲爾第一句唱的就是“Cinque…Dieci…Venti…Trenta”,厚實的歌聲與弦樂群相互呼應Floor呈現的層次很好,管弦樂團與歌唱者的一呼一應,把費加羅婚禮那喜劇的氣氛點綴出愉悅的表情。換了一首大動態歌曲《Send My Love》這是歐美流行歌手Adele演奏的歌曲。這是一首新奇有趣的流行民俗歌曲,但是這首歌曲也不是容易播放的,在Floor的表現下,無論是速度爆發力,或者是動態能量,都非常的具有說服力,在當時的現場環境中聆聽,不僅動態犀利、起伏敏捷,而且低頻沉實充沛。值得贊譽的是,Floor除了展現出強悍的低頻和良好動能的控制外,在大音壓之下依然能夠從容清晰地還原出樂器的肌理質感。

播放穆特與歐奇斯演繹的《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時,Floor表現同樣輕松自然,不但在樂感、細節表現以及高頻延伸上,都展現出極高的水準。音樂中的每一個片段所展現出的是一種自我個性的主張,她拉得比較慢,一開始聽起來沒有那么流暢,這個慢節奏也留給小提琴更多的空間,可以增加多一點的彈性。纖細不斷延展的琴聲好像將要把試音室的天花刺穿,琴弓與弦間的摩擦聲都被放大了出來,一切的細節都如凝固于試音室的空氣中。在Vivaldi《The Four Season》的小提琴協奏曲中,現場所感,帶來的小提琴線條清晰流暢,中頻段帶有適當的厚度,但也不會因此讓高頻泛音受到影響,Floor座地式音箱回放這段音樂,在剛開聲就能感受到它呈現出濃郁卻不失清新的音樂質地,音樂當中的小提琴被演繹得熱情洋溢而又不失溫文爾雅,干凈漆黑的音樂背景將小提琴的擦弦質感凸顯出來,讓筆者的注意力立刻集中在小提琴的獨奏,音像清楚凝聚在中央,演奏者在小提琴運弓時的力道變化與弓弦摩擦的質感鮮活細膩,還能聽到琴身共鳴,小提琴弦音扎實有肉、細膩卻不刺激,聽來很自然、很舒服,也很耐聽。
換上由天藝唱片出品,馬久越創作的《白蛇傳》HQCDII一碟時,Floor座地式音箱又體現出對不同類型音樂的極佳適應性。電子音樂產生的強烈低頻層層疊疊地涌出,快速充滿整個聽音空間,活潑跳蕩,同時又有著細密的解析度和滿溢的力道。此外,其中獨特的昆曲對白被表現得極為自然而飽滿,恰到好處的回音和殘響處理立刻體現出了罕見的立體感和空間感,的確可以實現“閉眼即現場”的錯覺!

試聽過幾款Atomica(奧圖美格)的音箱,首先外形上的討好是毋庸置疑的。對于這款Atomica Floor座地式音箱,聲音在保留高瞬態和快速響應的基礎上,音樂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展現。那種飽滿且寬松自然的特點,至少在我聽起來是相當享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