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奢華Hi-End享受,Goldmund Theia和Rhea無源座地式音箱

來自瑞士的Goldmund是個讓我徹底服氣的頂尖Hi-End品牌,這個品牌除了不斷地在自身原有的高水準基礎上創新,而且還不斷地突破自己的局限創造一些別具一格的獨特產品。

還有一點也讓Goldmund品牌值得敬佩:它的產品線會刻意地進行合理的分配,力爭覆蓋儘可能廣的價格範圍,同時還將旗艦產品上的技術和工藝下放,讓一些腰包沒那麼鼓的發燒友也能夠體驗到Goldmund品牌的魅力。光就這一點來說,在Hi-End領域也算是極為厚道的了。

這一次最新的產品發佈,不得不說又讓Goldmund品牌震撼到了:直接推出了兩款備受好評的無線有源式音箱的有線無源版本!這就是最新版的Theia和Rhea無源座地式音箱。

??? 設計源自現有旗艦和概念版老旗艦

大家都知道,Theia和Rhea的無線有源版本推出並不久,大約是在去年3月,兩者搭配最低端的Asteria同時開始宣傳推廣,定位是廠家的旗艦級無線有源音箱。

Theia和Rhea這兩個名字看著有點奇怪,但其實都是來自於古希臘神話,顯示出了廠家的偏好。Theia是一位泰坦女神,代表了視力以及晴朗的天空中的光照,也代表閃耀著光輝的金、銀及珠寶;Rhea是古希臘神話中的第二代天后,大地女神蓋亞與天空之神烏拉諾斯所生的女兒。

而實際上,Theia和Rhea的外形和基礎設計均是來自廠家的旗艦音箱Gaia(蓋亞),女性化的名字或許與其造型有著密切的關聯。

△Rhea
?

兩者均採用上大下小的「金字塔」式設計,很有「紀念碑」式的莊嚴感,同時也具有女性身體的自然曲線美感。兩者也同樣採用分體式設計,即上半段的立方體箱體主要用來放置中高音單元、下半段的梯形箱體主要放置低音單元和放大電路,這樣的設計顯然是為了避免相互之間的干擾,保證聲音的清晰度和層次感。

兩者的不同在於,Theia箱體則是三段式,多了一個單獨的中音單元箱體,整個箱體也更高大,重量達到200kg。Rhea則是上下兩段式箱體,稍小巧一些,不過重量也有125kg。

△Theia
?

實際上,無論是旗艦Gaia還是Theia和Rhea,其靈感都是來自Goldmund品牌於1987年問世、震驚整個音響界的概念版老旗艦Apologue(源自希臘語「apologos」,「引人入勝的故事」之意),同時整合Goldmund品牌「時間校正」「機械接地」「聲學接地」三大獨家設計理論,奠定了Goldmund品牌音箱設計的基礎,至今仍是音箱界高山仰止般的存在,甚至並被紐約現代藝術中心收藏當作展品之一。

適應面廣、表現成功的無線有源版本

繼續說回Theia和Rhea有源版本,兩款音箱的絕大部分重量來自鋁合金材料箱體,表面採用獨特的微噴砂工藝處理,質感非常高級,配合箱體同色的網罩,形成渾然一體的觀感。箱體採用了Goldmund品牌獨有的機械接地技術,利用物理定律消除箱體結構中的振動,從而降低整體的諧振。

兩者均是低音反射式設計,兩隻低頻導向孔水平放置在下方箱體的前面板下部。在所使用的單元方面,兩款音箱均採用相同的型號,只不過尺寸有差異。

Theia採用了1隻軟球頂高音單元、1隻直徑4英寸中高音單元、1隻直徑6英寸中低音單元、1隻直徑12英寸低音單元,頂部箱體安裝的是中高音單元、中部箱體安裝的是中低音單元,頻率響應範圍在-6dB的條件下更是達到了21Hz-25kHz。Rhea的高音單元和低音單元與Theia完全一樣,不過僅使用了1隻直徑7英寸中音單元,頻率響應範圍相較之下要窄一點,在-6dB的條件下為26.5Hz-25kHz。

作為有源音箱,去年推出的Theia和Rhea內置了廠家自有的Telos放大器技術。Theia總驅動功率高達875W,3組175W的放大電路驅動高、中高、中低音單元,1組350W的放大電路驅動低音單元。Rhea總驅動功率650W,是2組175W+1組300W的配置,分別對應中高音單元和低音單元。

此外,除了無線音頻輸入方式之外,這兩款無線有源音箱也支持S/PDIF有線數字信號輸入,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實際上,Theia和Rhea的無線有源版本自推出後非常成功,原因也很好理解:一、產品基礎設計直接源自旗艦Gaia,以較低的投入、較小的聽音環境就可以體驗頂尖的音質,誘惑不小;二、無線傳輸方式非常適合現在流行流媒體聽音,音源文件來源多種多樣,直接與主流接軌;三、內置廠家經典的放大電路和電子分頻,完全不用操心搭配放大器的問題,也完全不用擔心有推不動的情況——廠家早已經給你搭配到最佳了!

無源版本外觀和單元配置無明顯變化

不過話說回來,Theia和Rhea的無線有源版本好雖然好,但對於愛折騰的高級發燒友來說還是有點不夠盡興——首先,高燒友們多少有些資歷,大多還是熱衷CD唱片和黑膠唱片,無線傳輸可有可無,有點浪費;其次,高燒友們最愛的就是通過各種不同的器材搭配來體驗最終不同的聲音,有源音箱多少讓這一樂趣有所減少;第三,無線有源版本畢竟成本在那裡,價格還是有點貴,不符合高燒友們「一分錢掰成兩瓣花」的發燒精神,能便宜一些,把節約下來的錢花在其他器材上豈不美哉?

顯然,Goldmund品牌非常了解各種級別發燒友的心理需求和物質需求,在一年之後的今年4月又緊鑼密鼓地推出了Theia和Rhea無源座地式音箱。

從整體外形和單元配置上,Theia和Rhea的無源版本與無線有源版本幾乎沒有什麼區別,只是在箱體與網罩的顏色搭配上有一些細微的組合變化。

強大的分頻器取代放大電路

不過,這只是表面現象,據廠家聲稱,兩款音箱的無源版本從單元到箱體,每個組件均針對無源驅動模式進行了進一步的優化,以實現卓越的性能。同時,在優雅的外觀之下,兩款音箱的無源版本也使用了Goldmund的專有軟件Proteus LS建模。該軟件可以精確計算系統阻抗、體積速度、振膜位移和聲壓,從而實現驚人的準確性、清晰度和連貫的聲場。

舉個例來說,由於是無源版本,肯定要內置分頻器。在Theia和Rhea的無源版本中,每一隻驅動單元均搭配了一組完全定製的獨立分頻電路。在分頻電路中,廠家使用了最高質量的組件,包括MKP電容和無感薄膜電阻,通過定製設計的散熱器進行熱管理。分頻電路中的自由空芯電感由超厚純氧銅製成,可確保卓越的線性度和最小的失真。為了避免振動,廠家為這些電感採用了PCB板和機械安裝技術進行精密安裝。所有無源元件的設計功率範圍都是其實際處理功率的數倍,以確保電壓或電流瞬變永遠不會導致飽和。

同時,Goldmund品牌深知放大器對無源音箱的性能發揮的重要性,因此給Theia和Rhea無源版本留下了充足的擴展空間。這兩款音箱均支持三種放大方式:單放大器驅動、雙放大器驅動和三放大器驅動,也準備了三組可獨立連接的接線端子。也就是說,只要你有數量足夠多的放大器,完全可以用它們來分別驅動Theia和Rhea無源版本的高音單元、中音單元和低音單元。這種搭配的靈活性和多樣性可以說拉到頂了吧?高燒友們肯定會狂喜不已。

說到搭配放大器,Goldmund品牌特別提醒,務必要將Theia和Rhea無源版本搭配高轉換速率、高動態範圍的放大器——低轉換速率放大器可能難以控制其驅動單元,導致保真度降低。同時為了保留每個細節、瞬態和動態偏移,廠家強烈建議使用優質音箱線材。

具體參數有細微的變化

也正是因為內置了分頻器,細細對比,可以發現Theia和Rhea無源版本和有源版本在頻率響應和阻抗等參數上面會有一些細微的差異。例如,Theia有源版本的低頻下限是21Hz,無源版本則要略低一點點,為20Hz。當然這並不是說明無源版本的低頻響應明顯會比有源版本好,也許只是不同驅動狀態下的測量誤差而已。

另外,官方公布的Theia無源版本的重量比有源版本增加了很多,達到264kg(有源版本為200kg)。這多出來的64kg肯定分頻器會佔上一部分,不過在其他方面會有哪些增重呢?這隻有廠家才能夠回答。

無源版本重量的增加,必然會對整個箱體框架和支撐結構產生更大的壓力,Goldmund品牌在這方面採用了源自概念版老旗艦Apologue的獨特機械接地結構,用穿過箱體的金屬柱的尖腳,將整體箱體由上而下產生的細微振動引導到地面,從而保證聲音再現的絕對純凈。

這就是Goldmund品牌新款的Theia和Rhea無源音箱,有望藉助有源版本的聲威,在無源領域打開一片天地,給發燒友們帶來「輕裝上陣」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