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樂會宣傳冊
Clavichord,中文翻譯為 “擊弦古鋼琴”,發(fā)明于14世紀,是現代鋼琴(Piano)的雛形,在 14 世紀到 18 世紀流行于歐洲,尤其是德國,是一種頗有歷史文化底蘊的古老鍵盤樂器。

擊弦古鋼琴
然而這次的音樂會,演奏家、音樂會策劃人主動提出需要擴聲,是什么原因?來到中山音樂堂,第一次現場聆聽到這件古老樂器之后,我們才有了答案。

擊弦古鋼琴登上中山音樂堂的舞臺

在音樂會中同臺演出的羽管鍵琴
即便是在強奏樂段、音樂廳內不坐觀眾時,在觀眾席第 8 ~ 10 排的位置就已經需要 “豎著耳朵、屏息凝神” 地聆聽了。看來擴聲的需求確實是合情合理。

與盛原老師討論樂器擺位
同時,我們還希望觀眾盡量不要察覺到擴聲技術手段的存在,認為聲音是自然地從擊弦古鋼琴傳來,而不是來自揚聲器。

真力團隊研究不同擴聲方案

最終確定揚聲器擺位

擊弦古鋼琴強奏聲壓級測量
“這可能是我們見過的最小聲壓級的擴聲……” 真力團隊的幾個人表示,又可以在工作經歷中記下有趣的一筆了。

真力小尺寸揚聲器 G Two

排練試音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