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南轅北轍

農駿

營銷管家

曾在中國100強上市公司任營銷總監,管理500人團隊,創下年新增資產96億的業績。醉心于營銷原理的研究,對商業、人性、管理中的本質問題有非常獨特的見解。

你知道是誰不讓香煙投廣告嗎?

各國政府都禁止香煙廣告真的就可以維護人們健康嗎?

 

不說你不知道,這條法令其實是煙草行業的最大保護傘,而且最初這個法令就是由煙草巨頭們提出的。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戰后二十年的美國空前繁榮,各大煙草公司紛紛發起營銷攻勢,他們塑造了一個個閃亮的充滿魅力的形象來吸引消費者,賦予了吸煙者成熟、睿智、勇敢、陽剛等等正面標簽。一時間,煙草行業如火如荼,吸煙者紛紛趨之。

煙草行業率先遭到了美國衛生部門的反抗,他們詳盡的羅列大量證據來說明香煙的危害,和煙草巨頭們開始了第一個回合的互撕。

衛生部門的武器是理性的健康,煙草巨頭們的王牌則是感性的形象。經過一番PK,毫無懸念,衛生部門完敗,情感中心和本能中心打敗理性中心,“吸煙有害健康”的忠告完全無法阻止煙草行業的快速發展。

隨后,美國癌癥協會出手了,這次他們直擊煙草行業命門,差點給煙草行業帶來滅頂之災。癌癥協會沒有像以往那樣從健康的角度攻擊,而是從對方苦心經營的吸煙者形象入手,他們指出:

煙草巨頭們展示的吸煙者形象是虛假的,不真實的,是收智商稅。

抽煙是嬰兒吃奶行為的延伸,能緩解焦慮,但讓人看上去幼稚可笑。

抽煙是不自律的象征。

抽煙破壞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使人魅力全無。

抽煙使人產生奴性依賴。

吸煙者身上和口中的臭味讓人難以忍受。

雖然煙草巨頭們奮起反擊,雖然他們的宣傳費用大大超過癌癥協會這種慈善組織的宣傳費用,但煙草行業仍然被成功阻擊了,不但告別了高速的成長,而且在短短三年內,市場下降了10%。

當然,煙草巨頭們并沒有坐以待斃,他們想出了另外的絕招——揮刀自宮。

1969年7月,在美國國會的聽證會上,各大煙草巨頭的代表們提出一個匪夷所思的要求:禁止電視臺和電臺播放香煙廣告。該提議獲得通過,1971年以后,美國的電視電臺再也沒有出現香煙的廣告。

隨著禁止煙草廣告法令的出臺,煙草的銷量卻重新大漲,而且營銷支出大大減少,煙草行業利潤大增,煙草行業繁榮至今。

 

“營銷的第一性原理”

上面案例中有兩個事情值得玩味,一是為什么癌癥協會的吸煙猥瑣論能大大降低吸煙者數量,而衛生部的吸煙有害論不行?二是為什么禁止香煙廣告,反倒能夠提升煙草的銷量?

這里涉及一個非常重要的理念,營銷的第一性原理。其為隨著喬布斯后又一商業奇才馬斯克的橫空出世,他倡導的第一性原理又在商業領域被廣為流傳。

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大概分為三個層面的意思:

1、不要比較思維,放棄跟別人的比較、自己跟自己過往的比較,這樣只能產生很小的迭代發展。

2、用物理學的角度看待世界,一層層剝開事物的本質,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透過現象看本質”。

3、你的商業行為,要從本質一層層往上走。

同樣,“第一性原理”放在營銷上也適用:

我們要透過市場上繁復的消費行為,發現消費者發生該類行為的動機,然后探索動機背后的原因,這個原因就是第一性。我們再從第一性出發,創新產品,進行營銷行為,所有的動作圍繞第一性展開。

總結起來就是,行為——動機——原因——行動。這就是營銷的第一性原理

 

回到六十年代的煙草廣告風波:

人們買煙抽煙是行為,追求舒適是動機,但覺得抽煙能夠提高魅力才是更深層次的原因。抽煙者普遍自我感覺良好,尤其是新煙民。

所以你通過健康危害來嚇唬他們,對大部分人都是隔靴撓癢。

而美國癌癥協會直接拿抽煙行為的“第一性”,即“提高魅力”來下手,從心理學、行為學、社會學、兩性看法各種角度開撕,并揭示了煙草公司塑造的吸煙者成熟、智慧、又酷又派的形象是多么的滑稽和不靠譜,這極大的影響了吸煙者的自我感覺。

 

營銷第一性原理在應用中十分廣泛,大量的營銷創新、產品創新都來自于此。

我們看望長輩,都會隨手帶點禮品,煙酒、保健品、水果什么的,目的是解決他們生活所需嗎?還是送禮送健康?當然都不是,目的是哄老人高興。

 

其中酒和茶就是最常見的例子。兩者都有很強的社交屬性,很多時候,社交是消費該類產品的主要目的,因此“裝逼”就是很多酒和茶的“第一性”,這就是為什么酒和茶都喜歡劈歷史、劈文化、劈典故、劈傳奇性、劈各種儀式感。

茅臺,一個“國酒”的定位,就讓它在“裝逼”這個“第一性”上,占領了至高點。任憑風吹雨打,第一品牌牢不可破。所以茅臺的營銷看上去也不厲害,就反反復復變著花樣強調自己國酒的地位就行了,威力卻是十分巨大。

最后再重復下它的四個要素,商業必考題,圈起來:

一、表面的消費行為;

二、行為背后的動機;

三、動機背后的原因;

四、圍繞原因的層層動作。

能熟練應用,就是一個高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