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進化下的英倫美聲,MAD Grand Maestro Monitor 書架式揚聲器

嚮往英式風格的人,大多都是追求高雅貴氣的唯美主義者。正如我們玩音響的朋友們,圈子內總不乏堅守英倫聲的「偏執者」。對於傳統文化與禮儀的堅持,讓英國人在這個現代化潮流中依舊保持著幾分拘謹與氣質,同時也遺傳到了產品上,產品從外觀到聲音多優雅精緻,聲音獨愛突出中頻,飽滿醇厚,高頻柔和不過,音樂感強。往期我們也曾介紹過英國MAD 1920書架式揚聲器,在別人致敬傳統,追憶LS 3/5A之際,MAD以自己的方式詮釋現代英國聲應有的風格。MAD能堅持走這樣的路子實屬難得,而對於音響愛好者也有更好的機會品味鑒賞新舊兩種不同的英國聲。讓經典留在過去,讓自己成為未來的經典,我們再來介紹MAD的另一款英倫味十足的產品:Grand Maestro Monitor書架式揚聲器。

音樂界名人推崇的新標桿

國內的朋友們可能對MAD知之不多,但其在歐美音樂演奏界早已名聲大噪。一直備受讚許的MAD是英國大提琴家、皇家愛樂團、爵士吉他手等很多音樂界名人的選擇。MAD能廣泛獲得高度評價,這當中離不開他們的「揚聲器交響樂團」和MAD Designer Stage 設計團隊。MAD以精湛的傳統工藝結合世界先進的科技,融匯各音樂大師們的心靈,交響合奏出譽滿全球的揚聲器,讓用家有機會把音樂演奏家們夢寐以求的完美音色帶回家獨自尊享。正如英國國寶級音樂家Julian Lloyd Webber也曾表示,能聽到自己錄製的音樂如在演奏時一樣重播,這是每個音樂家的夢想。通過MAD揚聲器,他的夢想終於成真。

在過去數年間,憑著創新方法及突破思維,將傳統英國工藝與嶄新科技結合,孕育出21世紀的英式揚聲器新標桿。憑著獨特設計及絕佳音質,MAD令每個聆聽者都銘記不忘。MAD 團隊屢次炮製出令人驚嘆的作品,它們一直深信能表達出音樂情感和靈魂的揚聲器,才能算作成功的產品。產品不是設計給商賈富豪,而是設計給所有音樂愛好者,因此MAD揚聲器可真正表達音樂的情感。除了要求準確而極佳的音質表現之外,MAD比常人更重視音樂重播的感覺,這正是它們與眾不同之處。

性能更上一層樓

MAD Grand Maestro Monitor書架式揚聲器同樣受到用家們的高度讚揚和好評,英國設計及生產的Grand Maestro Monitor是當代英國聲的代表之一。MAD將Grand Maestro Monitor的性能提升到一個全新的層面,從搖滾到古典,或快或慢,Grand Maestro Monitor都能輕鬆應對。雖然只是一對書架式揚聲器,但在聲場的締造上居然不輸體型更大的座地式揚聲器,當然這是筆者聆聽過它的表現後才有的結論,下文的聽感上也有交代。

Grand Maestro Monitor書架式揚聲器採用了MAD的SWC(駐波控制)和DRC(阻尼共振控制)技術,以獨特的箱體結構,結合不同密度的材料層,能控制並有效減少不同頻率下的共振,同時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影響低音精度的負壓。單元方面,MAD Grand Maestro Monitor書架式揚聲器具備一隻25mm釹制絲膜高音單元和一隻200mm中低音單元,可帶來48Hz—20kHz的頻率響應。91dB的靈敏度可見並不難於驅動,在放大器的選擇上還是很多元化的。

動態充足,聲場定位準

在聲望音響的試音室里,筆者嘗試以Eva Cassidy《Live At Blues Alley》中的「Fields Of Gold」來試聽,這張專輯不但是Eva最好的專輯,更難能可貴的是她現場的錄音。

而即便是現場錄音,Eva的演唱功力依然能與錄音室專輯媲美。而在整套系統重放,宛如天籟般的空靈之聲,顯得更加的感動。順滑、自然、通透、優雅,高頻延伸度相當的出眾,若然Eva的粉絲聽到這種聲音,想必會是對其頂禮膜拜。繼續播放Hayley Westenra的《Pure》專輯,《Pokarekare Ana》在系統開播時,所展現的音場和舞臺效果都十分龐大,聲音純凈無暇,Hayley唱腔自然芳醇,且帶點甜美感。在Grand Maestro Monitor演繹下,Hayley歌聲穿透傳神,有著絕佳的分析力表現。而在定位方面,舞臺距離感和定位感的展現都是十分到位。

後面換上筆者自己帶來的《Latin Voices (拉丁不了情)》。

該碟樂隊編製不大,拉丁美洲的音樂,特別是墨西哥當地的編製,幾乎都是由小提琴、吉他、豎琴和小號組成,有時加入長笛、單簧管。這張專輯的打擊樂十分突出,當中第八軌Green Eyes相當出彩,整套系統聽起來貼近現場,瞬態和定位表現出色,裏面的打擊樂層次豐富。同樣這隻專輯第五軌開首的一段鋼琴Solo,琴音顯得格外飽滿渾圓,每一次敲擊琴弦彷彿都帶著生命力。整個鋼琴的形體感生動地凝聚在音場之中,琴身的規模感也相當紮實,低音區的彈奏帶著十足的權威感,絲毫沒有這種中小型揚聲器在氣勢上的欠缺感,儼然有聆聽大型揚聲器的錯覺。再換上《Unaccompanied Violin》,該專輯收錄了由Aaron Rosand演奏的多首無伴奏小提琴音樂。其中不得不說的就是前幾首的巴赫小提琴無伴奏曲,其精湛的技藝詮釋了巴赫創作的巔峰作品,而美妙的音色更是讓筆者聽到停不下來。而且Grand Maestro Monitor並不會呈現乾澀、平淡的音色,假若如此,那這張專輯就會變成慘絕人寰的鋸木頭表演。實際上它展現的是如同真實的小提琴聲音,琴弦的摩擦、琴腔的共鳴這些細節都能一一撲捉得了。

最後選擇了Sonny Rollins的《Saxophone Colossus》,這張專輯可以說是Sonny少數專輯中,質量上乘而且知名度極高的,並且入選前些年Blue Note 75周年全集之中。

而在Grand Maestro Monitor重放之下,薩克斯的聲音不僅明亮撩人,而且寬鬆自然,絲毫沒有感覺到刺耳的感覺;而配合它的爵士鼓,鼓點清晰,其中一段Solo獨奏之中很多敲擊的細節也能聽得很清楚,而且加上鋼琴之後,每件樂器之間的定位都十分清楚,聲場亦保持完整自然,營造出來的氛圍感也很充足,使整張專輯聆賞下來,都會覺得十分興奮。

後話

因為有過往期試聽MAD 1920書架式揚聲器的經歷,這次嘗試MAD Grand Maestro Monitor書架式揚聲器時,對其大抵聲音風格已有一定知曉。Grand Maestro Monitor的表現可說是更上一層樓,以書架式揚聲器的體積締造座地式揚聲器那種大型音場。Grand Maestro Monitor書架式揚聲器結合傳統英國工藝和現代科技,由它演繹下的音樂舞臺感強烈,難怪廣受音樂家們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