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往接觸到的一些Vivid Audio揚聲器中,我們的很容易被其外觀吸引,這個源自南非的揚聲器品牌偏愛以大膽和天馬行空般的外觀線條設計產品。外觀上的獨樹一格,令Vivid Audio旗下的揚聲器有別于其他同類型產品,起碼在視覺上的沖擊是十足的。當中不得不提的是Vivid Audio GIYA系列,近乎“夸張”的箱體線條運用,多款配色也足夠奪目,聲音表現上也是極度誘人,是一個形神兼備的Hi-End之選。而去年,Vivid Audio發布了全新的KAYA系列,從外觀上的曲線造型來看,相比GIYA系列的大膽,這次KAYA有所“收斂”,但稍作回歸中庸的外觀調整并非放棄優雅玲瓏的曲線設計。全新KAYA系列可看作是初代產品OVAL系列產品的更新,揚聲器最近也陸續到貨,筆者在代理處試聽了旗下KAYA 45座地式揚聲器。
名師操刀,不同凡響
Vivid Audio設計師Laurence Dickie于1960年在英國出生,其大學時期修讀機械工程,畢業后便加入B&W公司。資深的發燒友一定熟悉的B&W Matrix系列(于1986年面世),利用獨一無二的密集式矩形方格形內部支撐架結構去鞏固整個聲箱,B&W實驗室里的先進激光分析儀器,清楚顯示出Matrix的確在大音壓輸出時能大幅抑制聲箱諧振,其發明人就是Laurence Dickie。1994年夏季,B&W推出的Nautilus,俗稱鸚鵡螺,四路電子分音、四功放獨立驅動的高、中、中低、低音,四只單元后面各自連接一條吸音管道,低音的三米長吸音管道螺旋式向內卷,卷成耳蝸型,整個外殼沒有任何平面方角的Nautilus便是Laurence Dickie嘔心瀝血的偉大杰作。加入Vivid Audio后,Laurence沿襲鸚鵡螺上的錐形聲波導管技術以及鋁合金振膜單元,以獨特的設計思維打造出水滴形狀的Giya G1揚聲器,再度向世人展現他別出心裁的設計觀點。而后續推出的揚聲器,同樣帶有這種設計思維的烙印,至此,大家也明白了,Vivid Audio KAYA 45出自名師之手,其表現值得期待。
我們知道,Vivid Audio最為有名的是其導波管技術,管身的一頭先加上O型圈在套進單元磁鐵內圈位置,末端則以螺絲緊鎖于音箱的尾巴位置,為單元加裝管道目的就是要導出背波氣流,從而令單元的活動能力更加順暢。導波管設計是Vivid Audio非常重要的設計,主要是改良低音反射式喇叭的震動缺點,并維持其效率與小體積箱體等優點,透過導波管設計可以大幅減低低頻造成的箱體震動,而喇叭同樣保有反射孔設計,因此能夠維持小箱體與低頻能量、效率,也因為減少了震動,低頻的反應速度和清晰度更為優異。而全新的KAYA系列似乎并沒有看到導波管的軌跡,是否Vivid Audio放棄在該系列上使用此技術呢?非也!這是Laurence設法將其藏在箱體內,以KAYA 45座地式揚聲器和GIYA內部結構比較,原來外露的導波路徑其實在內部還是存在的。
產品參數
形式:3音路4單元座地式揚聲器
靈敏度:87dB(2.83VRMS/1m)
阻抗:6Ω(2.8Ω最?。?/p>
頻率響應:37Hz—25kHz(-6dB)
諧波失真:<0.5%
分頻點:300Hz;3kHz
建議放大器功率:25W—250W
尺寸(HWD):1153×298×385mm
重量:25kg/只
全新的形象
一樣的Hi-End
全新的KAYA系列率先推出三個不同型號,分別有三音路設計的KAYA 90和KAYA 45座地式揚聲器,還有一款以兩音路設計的KAYA 25座地式揚聲器。在其官方網頁中可發現,后續還有KAYA S15書架式揚聲器和KAYA C25中置揚聲器即將面世,待到全系列成熟,KAYA系列更可組建多聲道影院。
KAYA 45座地式揚聲器繼續沿用Vivid Audio充滿想象力的外觀線條設計,造型上雖與GIYA系列相去甚遠,但設計上依舊能找到許多承前啟后的共通點。KAYA 45外觀上還是很有特點,如欖核,也如保齡球。每一個看似嘩眾取寵的設計都是經過嚴謹的聲學考量,出自Laurence之手,豈有多余之理,揚聲器的弧形和角度均有效消除箱內駐波。
設計上,KAYA 45的低音單元均位于側邊,采用兩顆背對背的方式來完整地抵消不必要的反射與作用力。分音器也設于底座,低音與中高音的箱室是獨立的。KAYA 45中音單元所使用的合金聲波導管,在單元外也設有弧型的箱室,下方是與低音的隔板,也是弧型設計,在KAYA 45的身上是完全沒有平行面的。在每個中高音單元周圍,都有用特殊硅膠材質做成的環狀框架,讓單元固定于箱體之上,而這個特殊的硅膠物質可以發揮阻尼的作用,避免單元受到箱體震動的影響。全新KAYA系列以玻璃纖維為材質,并透過應用在跑車制造的“雙重真空加壓技術”成型,讓KAYA箱體同時兼具輕盈的質量與堅固的特性。
KAYA系列揚聲器采用了特殊的錐形管道式負載反射設計,揚聲器的出聲更為干凈細膩,聽感會更為討喜。另外GIYA系列的設計使得其擁有相當寬廣的聆聽區域,而KAYA系列的設計初衷則是更加強調聲音的聚焦感。至于前文提到藏于箱體內的導波管,揚聲器內部具有特殊的隔間,作為低音單元的錐狀窄管負載,可以消除低音反射孔造成的共振失真,至于中音單元,則巧妙的運用特殊設計的單元結構,制造一個猶如“發夾彎”的空間,作為中音單元的錐狀窄管負載。
甜潤中高頻兼有寬廣音場
在之前的慕尼黑展和香港的發布會中,KAYA系列早有亮相,可惜未能有機會靜下來細賞,這次在代理的試音室中,筆者先聆聽一段Vivid Audio KAYA 45座地式揚聲器的聲音表現。
在播放Carol Kidd《Dreamsville》專輯時,人聲的穿透力和結像感出色,聲音該有的甜美度和情感能輕松流露和展現,畫面的信息量充足,音場的空間感也得到了寬廣的呈現。但口型音像卻依然與空間等比例反映,像真感好。換上Diana Panton《Yes,Please!》專輯,KAYA 45極高的分析能力把女歌手的聲音逼真無隔膜地再現聽眾面前,歌手的形象非常生動,對于爛熟于心的曲目閉眼所聽時,明顯有一種生動感、現場感和血肉感,因為歌者Diana就站在我面前,沒有揚聲器的存在。
當然,這種通透是一種令人討好的通透,而不是那種中頻顯得極度干薄類型的音質,清晰通透的人聲帶著適當的肉感,聲音厚度充足,但不乏出色的高頻延伸,展現出高貴的一面。而在穆特的小提琴琴聲上,KAYA 45表現明快,有“色彩”感,琴聲的分析力和高頻的延伸都得到深刻展現。再換上低頻較強的曲目,音樂的瞬態起伏和動態的控制力在KAYA 45座地式揚聲器上表現得駕輕就熟,低頻的能量感都展現出厲害的沖擊力和壓迫感。
小結
Vivid Audio在揚聲器外形上的獨特設計相當討好人,這次稍顯低調設計的KAYA 45座地式揚聲器能更好地融入家居。聲音方面,若筆者說可媲美百萬級別揚聲器,各位也會對我口誅筆伐,但要是綜合外形和價格方面考慮,以KAYA 45的表現絕對是物超所值??偟膩碚f,這次聆聽體驗愉快,而Vivid Audio KAYA 45座地式揚聲器也有吸引人為其掏腰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