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多項頂尖技術于一身 AudioQuest Dragon High Current電源線

相信各位都曾聽過“赤腳行走有益身心”這個話題,這個眾說紛紜話題放在今天仍有不少人津津樂道地討論。這么難蓋棺定論的原因無非就是其核心:腳接觸地面。兩派人群各執一詞,反對派認為赤腳行走不但不會為身體帶來健康,甚至會發生如踩釘、玻璃等意外發生。而認同派則認為人類之可以逐步進化,全靠與地球周圍空間磁場發生直接接觸,令人類可以對抗自由基的電子,從而起到抗氧化作用。所以他們認為,地球自轉會產生出電磁場,身穿帶有絕緣材質的鞋子,會令人們失去這種微妙的聯系,甚至還搬出了幾所外國大學測試報告,試圖證明其論點,說了那么多其實并不是想讓各位每天赤腳幾小時,只是想反映經常被人稱作“玄學”與電有關的話題。與上述那些反對派一樣,許多質疑論者聲稱,這些幾英尺的電線無法產生太大影響,但筆者在試聽完AudioQuest(線圣)旗下最新Dragon系列High Current電源線后,似乎理解到為何眾多音響愛好者都堅信電源線可對音頻系統產生影響。就拿上述的地球自轉作比喻,產生的電流就如火箭燃料,推動社會這支一往無前的“火箭”前進,而一條上佳的電源線,確實會改善整套音響效果。

新形態,新思維

此次AudioQuest新推出的電源線分成兩個系列,Storm(風暴)系列與Dragon(巨龍)系列,Storm系列分別擁有Hurricane (颶風)、Tornado (龍卷風)、Thunder (雷暴)三種型號,至于Dragon系列,當中只有Dragon Soure以及本文主角Dragon High Current。顧名思義,Dragon High Current電源線只適合用在如后級和電源處理器這些需要大電流的器材上(建議),造型上AudioQuest緊追電源線材新趨勢,以三組獨立的火、零和地線絞合形成編織電源線,足足有11AWG粗(美國線規),結構則采用特定比例的48%PSS(Solid Perfect-Surface Silver單支超完美表層純銀)和52%PSC+(Solid Perfect-Surface Copper+單支超完美表層純銅)導體所結合而成。沿襲風暴系列的設計風格,針對粗壯的線身,并進行辮子式的編織,筆者在香港威達試音室也如實看到,深入了解后才知此次Dragon High Current電源線身上匯聚幾項AudioQues多年用來制作線材的頂尖核心技術!在這些技術加持下,這條Dragon High Current電源線的聲音特點可謂完全到了一個新的境地,這樣便能理解這條電源線造型為何這么硬朗,全因“外表粗礦內有乾坤”。

 

匯聚頂尖技術,造就新境地

各位都深知由于物理特性的原因,失真不可能完全避免,而令AudioQuest恰逢就是這方面的專家,其材料與設計雙運用、想方設法地將失真情況降到最低的獨家核心技術,備受音響愛好者青睞。廠方相信電流導體是有方向性,所以此次制作Dragon?High Current的線材均根據導體原材料高壓機械拉制出來的方向一直,從而確保Dragon?High Current的電流流動方向一致性,聲音更為流暢、自然。技術方面就不得不提AudioQuest的招牌技術—72?V?Dielectric?Bias?System(72V電池介電偏壓系統),該系統里面放置了一個迷你電池盒,盒子內的六顆電池可釋放出72V直流電,目的是為了用家在接駁電源線使用時,可通過盒子釋放的直電流對屏蔽網起到保護作用,抵擋如空氣中的射頻等外來因素干擾,做到訊號傳遞更迅速,聽感寧靜度提升。此項技術配合上廠方出了名穩固的電源插頭,絕對能起到提高聲音穩定性作用。至于另一項專利技術Ground?Noise?Dissipation (回路噪音排放),技術原理以共模相位抵消的方法來排列線芯和透過專用介電質來抵御外來射頻等干擾,確保聲音更為流暢、自然。當然,這項技術通常只應用在AudioQuest電源線的接地端口以及低頻和中頻的專用線身上,此次用在Dragon?High Current身上,相信是廠家確保用家在使用Dragon?High Current時整套器材在無干擾下工作,出聲純潔干凈。結合廠方著名的四大元素(實心導體、金屬質量、幾何結構與絕緣層)及專利技術,在一番試聽后,筆者覺得這條Dragon?High Current電源線跟以往同廠的線材表現可謂大相徑庭。

如虎添翼,低頻是一大亮點

在香港威達試音室中,這條Dragon?High Current電源線接駁上Gryphon(貴豐)Antileon EVO?后級放大器,與其配合試聽的器材分別為dCS Bartók流媒體音樂播放器、Magico(魔力)S3 Mk II座地式揚聲器。開頭,筆者播放了一連串歌曲進行“熱身”,在這段過程中,筆者聽出歌曲身后的美妙和精致,例如Elly Ameling改編舒伯特《An Die Musik》一曲中,當Elly的歌聲響起時,清晰且準確地分別到鋼琴與演唱者位置,鋼琴聲動梁塵,仿佛彈奏者纖細的十指在琴鍵上舞動,Elly音場闊而深,空氣感十足,令人感覺柔美有韻味,彈舌等口技更是重現得唯妙唯肖,這種額外的再現深度是筆者意想不到的一環,皆因以電源線提升分析力,尚屬少見,起初筆者認為這條High Current電源線可能會略微削弱高音區域,但事實并非如此,在聽陳奕迅《擁抱這分鐘》一曲時,背景細節特別寧靜,令曲目中細節顯現更為明顯,電吉他清晰響亮,鼓聲更是無懈可擊,結實得來有速度,高頻空氣感與密度都有良好表現,出色的兩極延伸,使每個高潮段落銜接完美,頗有置身錄音室感覺。皆因Dragon?High Current電源線隸屬Dragon系列,所以出于好奇,筆者選擇了Metallica的《Fade To Black》一曲,來看看這條“巨龍是否會在黑暗中消逝”。開頭隨著James伴奏的木吉他響起,緊接著Kirk的電吉他開始出場,在這里筆者感覺兩把吉他聲音纖巧、細膩,尾后加入的地鼓也是強而有力、含有較空的“砰“聲。James的聲音細節方面雖不能說有大幅度改善,但驟耳聆聽后相比起以往所聽清晰了不少。這段過后便是一段強勁的電吉他失真Riff錚錚響起,潛得低而線條清晰,貝斯的切入更是令筆者有種潛至地心的感覺,到后面Kirk那段快速猛烈的Solo,包圍感十足,仿似試音室即將迎來一場風暴,而Dragon?High Current這條“巨龍”好像在雷鳴般的音樂段落中呼吸,更是帶領筆者一同去探索!

總結:

在整個試聽過程中,Dragon?Highcurrent電源線那幾項技術系統當然為“最佳球員”,令音樂富有激情的再現、彰顯更多的微妙的細節,這么顧及音效感和音樂性的電源線,相信日后會成為各位音響愛好者的心頭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