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美的「終極」潛力,Moon by Simaudio 700i合併式放大器

「終極」的宣傳你相信嗎?
在音響圈中,總有著這樣那樣的神話,也有著這樣那樣標榜自己的水平與成就的品牌。當然了,在現代商業社會的商業活動中,自我宣傳、自我推廣總是少不了的,不過這就給音響愛好者們出了一道難題:畢竟宣傳推廣再厲害,我們還是要靠耳朵來收貨。這可比不得在菜市場買菜,看看外觀、看看新鮮程度,基本就能夠買得八九不離十。要真正了解一個音響器材是在吹牛皮、拉大旗做虎皮,還是真正地將自己確實存在的優點和強項展示在你面前,長時間的試聽、搭配常用周邊器材的試聽才能夠具體地了解到。

所以,對於真正有一點資歷的發燒友來說,音響器材的宣傳頂多算是一個參考,抱著半信半疑的態度就對了,要做出最後的判斷,還得靠深入的試聽作依據。

 

因此,在這一次試聽之前,我大致瀏覽了一下廠家的宣傳頁,裏面很大方地指出:這是一臺「終極」合併式放大器。所謂「終極」,意思就是集廠家甚至音響圈所有的高精尖技術於一身,並且聲音表現也是頂尖。剛看到這個詞的時候,我「呵呵」了一下:音響圈內宣傳自己是「終極」的品牌可不少見,其中真正算得上這個標準的呢,在我看來也並不像想像的那麼多。這一次,難道又是一個魚目混珠的角色嗎?

不過,經過仔細試聽之後,我發覺我錯了,它的確夠得上「終極」二字,而且也確實在諸多方面達到了業內的最高水準!這便是來自於Moon by Simaudio品牌700i合併式放大器。

 

野心不小的Moon系列
Simaudio這個品牌可能很多發燒友們不太熟悉。這個品牌來自加拿大,與Paradigm、Energy、Mirage、PSB這些著名的音響品牌一樣,也是一家以技術致勝的公司。

Simaudio品牌的歷史其實並不短,早在1980年便由VictorSima創立於加拿大魁北克省的蒙特利爾,至今也有40年的歷史,最早是用Sima作為品牌名稱。創立公司之時,Victor Sima在音響界的資歷超過三十年,最初SIMA品牌專門生產專業用器材,1982年後也接受客戶訂單開始製造家庭用功放。1988年,公司正式改名為Simaudio,但Sima這個品牌一直銷售到1992年。1992年Simaudio品牌所推出的Celest 4070是美國發燒天書歷年來所推薦價格最低的後級放大器之一,很受發燒友們的歡迎。

 

1992年,Simaudio品牌遇到了財務問題,在困難之際,現任總裁 Jean Paulin助力該品牌繼續運行,並且於兩年後向Victor Sima發起收購Simaudio品牌的請求。Simaudio品牌經過Jean Paulin重新整頓,完善了產品開發和生產環節,加強了銷售和售後服務,同時也讓Simaudio公司從一家小型企業發展為加拿大最具代表性的國際Hi-End音響品牌。

Simaudio品牌於1997年起,推出了旗下的高端產品系列:Moon。既然是高端系列,Jean Paulin自然也為Moon設下了更高的目標,包括有8大方面:
1、所有產品在使用上必須方便簡易;
2、所有產品必須帶來操作上的樂趣與滿意;
3、所有產品都必須提供頂級的品質;
4、所使用的技術必須具有前瞻性;
5、即使最便宜的產品在聲音表現上也要勝過競爭者;
6、所有產品的製作要用最好的工藝,通過最嚴格的品管;
7、所有產品的測試結果要比原型機更好;
8、要讓使用者在未來數年內不必擔心器材會出問題。
你看,Simaudio品牌果然野心不小啊。為了實現這些目標,Simaudio品牌與加拿大國家研究委員會合作,進行聲學電路的創新與開發,例如最短訊號傳輸路徑的設計、全局無反饋迴路等。其中,市面上大多數號稱無負反饋的放大器實際上仍存在有局部的負反饋,而Sim Audio品牌則聲稱自己的放大器由於完全不受電容的影響,所以能真正地實時杜絕相位誤差。另一個設計重點是獨家的音量控制,結合了微處理器的精確指示,但聲音訊號只經過一枚金屬皮膜電阻的衰減,完全沒有數碼音量控制對聲音造成的壓縮。

不惜工本的外觀設計
這次試聽的Moon by Simaudio 700i合併式放大器,屬於Moon系列旗下的「Evolution」系列,同時也是Simaudio品牌旗下除了現產的240i、340iX、600i V2、250i等之外,最高端的合併式放大器型號,堪稱是旗艦級合併式放大器。目前,該型號已經發展到第二代版本,所以廠家標註其型號時會加入「V2」字樣。

Moon by Simaudio 700i合併式放大器的「終極」之處也部分體現在其「Evolution」系列的外形設計之上,通體採用厚重的航天級鋁合金材料製成,具備高密度和低諧振的特性,可以選擇陽極化處理黑色的拉絲銀灰色兩種配色,同時,也可以選擇不同的機體部位搭配不同的黑白相間的顏色。

在機箱的外觀設計上有三個特點:一是前面板左右兩個部分呈彎曲的弧形,美觀之餘,加工難度也相當大,全部由Moon by Simaudio品牌自家的數臺3軸、5軸高精度計算機數字化控制精密機械加工而完成;二是頂板和面板上均有一塊正方形的產品商標,蝕刻的圖案像是一個抽象方式表達的奔跑中的小人,但其實是一個特殊音樂符號;三是避振機腳是上下貫通的一體化設計,與整個鋁合金機箱融為一體,因此穩定性極佳,當然加工難度也不是一般的大。

此外,前面板正中的是一塊大型的矩陣式熒光顯示屏,黑底紅字,並且字體非常大,遠距離閱讀毫無壓力。8隻輕觸式按鈕和大型音量控制旋鈕的操作手感上佳。

背板上,Moon by Simaudio 700i合併式放大器具備4組RCA電平輸入端子和1組XLR全平衡輸入端子,同時還具有1組錄音監控輸出/輸入端子,以及1組線路輸出端子供外接純後級放大器使用。此外,超大型的揚聲器接線柱也可以接插大線徑的揚聲器線。

純粹的雙單聲道設計
從背板上接線端子的左右對稱分佈情況,也許你會猜測Moon by Simaudio 700i合併式放大器的內部是左右鏡相的雙單聲道設計。一點沒錯!Moon by Simaudio 700i的內部是嚴格的左右對稱設計,最可觀的是電源部分,每個聲道分別使用了一隻容量500VA的巨型電源變壓器單獨供電,這體現出了Moon by Simaudio品牌的放大器設計理念,即:只有充足的電源供應,才能讓放大器發出自然而美妙的聲音。

而在電路設計方面,700i前級放大採用獨立電路板以避免干擾,在信號輸入端使用Linear Integrated Systems公司推出的 LSK389 孿生結型場效應晶體管,具有超低噪聲、高精密配對的特性,作為第一級的差動放大電路使用。同時,整機的電路板為四層設計,純銅布線,不但信號路徑更短,也可以有效避免噪聲干擾,提高整機的信號/噪聲比。

「M-eVOL2」音量控制模塊最值得驕傲
當然最值得Moon by Simaudio品牌驕傲的設計則是在音量控制部分。700i沒有使用傳統的音量開關,而是用了名為「M-eVOL2」的音量控制模塊。這一模塊目前是第二代的產品,第一代的「M-eVOL」模塊使用了常見的Burr Brown PGA2310音量控制芯片,信號衰減的原理和傳統音量控制差不多,每一階音量調整為0.5dB。而「M-eVOL2」的工作原理則明顯不同,它採用德州儀器生產「多重數字/模擬轉換」芯片,通過改變電路增益的方式來控制音量大小。

那麼,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呢?使用傳統音量控制電路時,其增益值是固定的,必須先對輸入信號進行衰減,音量才不會太大。而「M-eVOL2」不需要進行衰減,而是控制電路增益來加大或降低音量,也就是說,輸入的信號只會被放大,而不會被衰減。如此一來,不但少了減少了信號耗損,而且不管音量大小都能保留原有信號的動態與細節,使得聲音的背景更寧靜、左右聲道誤差更小、頻帶更寬、信號/噪聲比更高。更恐怖的是,「M-eVOL2」的每一階音量調整精細到0.1dB,總共有 530 階可供調整!

而在功率放大環節,700i採用了獨家訂製的「Moon功率放大晶體管」,每個聲道使用了三對,以增加輸出的電流量。此外,700i的輸出功率雖然大,但是在輸出功率為5W以內時,依然以純A類的方式工作,以確保小音量時更為細膩飽滿的音質表現。

 

 

飽滿甜美、舉重若輕的表現令人感動
究竟700i是不是像廠家所說的那樣是「終極」器材呢?還得靠實際試聽來回答。
播放《極品天籟2019》這張試音碟中由多位爵士樂手伴奏的《And I LoveYou So》時,女歌手的聲音慵懶甜蜜,帶著罕見的飽滿厚實和輕軟舒暢感,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同時你可以注意人聲在松馳自然之中又有著強大的韌性,特別是演唱至高音部分的時候更是突然煥發出亮麗的激情。你大可以不斷地加大音量,但歌手的嗓音仍然穩如泰山,將場面控制得結實牢固。同時,伴奏中的低音貝司和電吉他也顯示出非常豐富的細節和泛音,幾乎是毫不費力地就展現出一個富於立體感的整體空間。

而在播放Chlara演唱的《Hotel California》時,你更會為700i展現出的鮮活快捷的低頻彈性而驚訝,鼓皮的摩擦聲真實而清澈,鼓點收放自如,結像也顯得格外凝聚而真實;低音貝司展現出豐富而控制良好的擴散能力,很容易就將層次繁雜、紋理清晰的低頻填滿整個空間。而Chlara富於力量的嗓音彷彿是飄浮在水面上的微風,帶著迷人的溫柔氣息撲面而來,令人陶醉。此外,那把獨奏吉他的彈奏功夫著實了得,曲末近2分鐘都是清亮而飽滿、共振逼真的撥弦聲連續展現魅力,實在是精彩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