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過的線材多了,漸漸也承認通過更換線材對比聆聽,當中有很多改善都是清晰可聞的。想要對系統聲音有實際意義的提升,有時候只需要在電源線上動手就能收獲驚喜。對于電源線,我個人還是比較偏向于選擇美式出品,正如大多數美國器材大開大合的特點,美式電源線在動態方面絕對是充盈富足的。這條美國XLO Reference 3電源線,除了擁有美式電源線那種充盈的量感,更多了一份柔情(恰如其分的細節表現)。

1991年成立的美國至高XLO,距今已接近30年時間。其創始人RogerSkoff自小開始研究音響,那個時候大部分人都沒有意識到線材在一套音響系統中的重要性,而Roger則開始挖掘線材當中的奧秘了。Roger畢業于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是一位經濟學學士,1990年中后期Roger將他的數學背景應用在線纜設計中。他將他制作的第一款手工音頻線命名為“The Tezukurri Reference Phone Cable”,帶著對音頻行業的滿腔激情,Roger 在1991年創建了XLO。同年,Roger帶著幾款他的手工線纜參加了1991年CES展,并且和12個國際經銷商和12個美國經銷商簽訂了合同。值得一提的是,XLO早期工廠員工絕大多數來自于GeneralDynamics(美國通用動力公司)。

XLO總部坐落于加利福尼亞州安大略市
XLO線材材質采用純度高達99.99997%的實驗室級銅,配備航天級聚四氟乙烯絕緣層,具有超薄(僅0.076mm)、超低電容的特點,絕緣層采用特選的高性能非含氟聚合物制作。接頭方面,也多為24K鍍金超低電感接頭。



XLO認為在線材中,絕緣體是包圍并分隔導體的絕緣材料,就像電容器中的絕緣體會存儲通過它的信號能量一樣。該能量在信號極性的每個相位(正或負)期間存儲在電介質中,并在極性改變時釋放。因為絕緣體在正信號相位期間存儲正能量,而在負信號期間存儲負能量,所以當相位變化時釋放的能量始終與新信號能量進入時異相,從而產生抵消和/或消極作用。相位偽像會改變原始信號,從而改變聲音。在制作工藝上,XLO線材以經過深冷處理,具有固態核心的實驗室級別UP-OCC銅作為導體,高純度、防腐蝕、極低阻抗,使得傳輸信號更優質。采用無磁(不含鎳)直鍍工藝,人手焊接調聲。與外部空氣之間沒有絕緣材質;緊密的編織結構,增加線材與空氣的接觸面,具有更佳的屏蔽,提高聲音及背景的純度。

在官網中可以清晰看到,XLO Reference 3系列線材定位僅次于旗艦的Signature 3,在目前XLO旗下四大系列中排行老二。Reference 3系列選用6N實驗級銅導體(這種銅需要特別定制,從訂購日期到最終交貨日期可能需要半年的時間,制作成本通常高于白銀。),采用廠家“quasi-random” Field-Balanced? surface/diving winding 技術,導體內部結構與排列更為緊密。

Reference 3電源線各種屏蔽加起來足足有6層之多,最外層的是一層黑色套網,別以為這只是包裝,其作用能有效減少震動。往里是一層特制的熱塑材料、一層純銅屏蔽網、一層銅箔紙隔絕銅網、一層聚氟乙烯、內里還有避振管數根,零線與火線分別由9股各有屏蔽的單支6N實驗級銅導體,地線則是由兩股粗壯的銅線(每一股內又由多股細幼銅線按特殊排列方式繞制而成)。屏蔽作這么多層,并不是以量取勝,而是經過廠家多年研究,能有效控制電流信號通過時產生的電磁場與靜電磁場,使兩個磁場產生微妙平衡,信號的質量得到飛躍提升。并通過多層屏蔽,減少線材的“集膚效應”,這多層屏蔽也叫雙接地設計可抑制EMI和RFI屏蔽。
至于具體聽起來如何,我們先賣個關子,以后再給大家上一個詳細的試用報告。但可以透露一點,這條XLO Reference 3電源線能為整個音響系統提供更多的能量、更豐富的細節和動力,在人聲的凝聚感、分離度、分析力和三頻平衡性等基本功方面都做到十分優秀。對于升級線材有興趣的朋友們,請留意我們日后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