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之前的評測里,大家會留意到筆者評測過多款Swisscables的線材,包括Diamond以及Reference旗艦款,這次要評測的則是屬于Diamond和Reference之間的Reference Plus電源線。據(jù)我所知,Diamond系列還沒問世之前,Reference Plus就曾是Swisscables的旗艦電源線,對于瑞士音響品牌而言,旗艦線材定價也異常親民,從此能看出Swisscables務實的一面。自從筆者接觸過音響線材后,許多品牌會在不同系列產(chǎn)品采用不同得設計和做法,而Swisscables則是千篇一律“吾道一以貫之”,所有線材都使用相同的導體、結(jié)構(gòu)與技術(shù),塑造出Swisscables獨一無二的聲音。
每個發(fā)燒友對聲音好壞的判斷,是一件非常主觀的事情,我喜歡的,不代表您也喜歡,但是,如果我能把所聽見的聲音個性說得讓你能以想象,這篇“評測”,就達成了品牌商和發(fā)燒友溝通的效果了。這才該是一篇“音響評測”該有的內(nèi)容,也是筆者應該扮演的角色—那個器材使用的先行者,用筆,說著那段他試用器材的時光中所有美好的事。

Swisscables原廠官網(wǎng)上惜字如金,對于各款線材和產(chǎn)品,除了告訴你有什么端子可選,就沒有任何說明,只有兩處僅有的資料,一個是品牌/產(chǎn)品概述,另一個則是白皮書。可是,內(nèi)容依然很少。概述部分,開宗明確告訴你:我們有三款系列線材—Evolution、Reference、Reference Plus,但后來他們又推出了Diamond,但是網(wǎng)站也還沒更新,接下來寫的可尷尬了;難道三個系列所使用的基本材質(zhì)都一樣?!后來他們再針對各系列線材聲音再作描述,但同樣地沒把訊號線、喇叭線、電源線、分開說明,或者他們哪個系列的線材使用了什么特別的做法、技術(shù),因此能達到什么效果?沒有,還是沒有。當晚看了說明書,就因此多透露了一點,可是,同樣沒把訊號線、喇叭線、電源線分開說明,難不成他們的結(jié)構(gòu)都一樣?這不太可能吧?在我試聽Swisscables的線材之前,只看他們的官網(wǎng),心里難免會起疑,更何況是發(fā)燒友。
那么Swisscables究竟跟我們說了多少?針對自家的線材,他們很概括地表示:第一,自家的線材一律使用單芯/實心的UP OCC(超高純度單結(jié)晶銅)導體。而且這導體鍛造過程是在一個惰性氣體環(huán)境下以特定速度緩慢退火而成,因此結(jié)晶表面平滑而利于訊號傳導。第二,他們采取Lumen White的設計師Hartmut Roemer所開發(fā)出來的場平衡導體幾何(field-balanced conductor geometry),以達到最佳的電場方向性,并且避免了傳統(tǒng)線材上存在的持續(xù)諧振。這樣一來,訊號電流傳輸更為順暢,能量損失更小,響應帶寬更寬。第三,根據(jù)法國國立電子研究所的研究員Pierre Johannet的研究,在電子訊號傳遞過程中,作為導體披覆的絕緣層,電介質(zhì)會出現(xiàn)極微弱的放電,但這些放電現(xiàn)象會導致巨大振幅的超高頻突起,因此造成了失真。Swisscables因應的對策是利用中空導管構(gòu)成特別的空氣電介設計,不但解決了MDI失真,也解決了其他因為電介質(zhì)或制作手工導致的訊號折射失真。

第五,他們盡可能選用最好的材料和零件,包括端子和插頭都是聽過、挑過才用的。并且,所有的產(chǎn)品都是在瑞士手工生產(chǎn)的。上面這幾點明確指出Swisscables公開關(guān)于自家線材的所有故事。筆者從中也醒悟到為什么這家品牌沒有過多的描述產(chǎn)品內(nèi)容,正如我文章開端說到:每個發(fā)燒友對聲音好壞的判斷,是一件非常主觀的事情,描述多,倒不如親身聆聽。
Reference Plus電源線外層都套上黑色的尼龍編織網(wǎng),看起來十分低調(diào)。端子和插頭則都非常講究。均使用了自家訂制的專屬插頭,上面刻有Swisscables字樣,以及采用的導體名稱,電源插頭則比其他品牌的電源線體積稍微略大,但重量一點也不重,甚至還更輕,插頭銅片咬合的力道也不像一般的電源插頭夾得緊,讓用戶拔插線材容易,但也不至于松脫。這點非常有意思,插頭的設計在Hi-End線材里不多見,有的廠家還強調(diào)是金屬外殼、夾力如何等等,但Swisscables的插頭就跟它的線身一樣低調(diào),但用家能感受到,那是獨特的設計,而且一切自有他們的理由。

Reference Plus外觀上幾乎跟Evolution一樣,區(qū)別在于ReferencePlus更為壯粗。Reference Plus更采用中空管作為介電層,因此雖然看起來粗壯,其實重量也是繼承一貫的輕盈,整根線材很有彈性。在使用上需要注意的是,彎曲的幅度不能太大,最好是順順地使用,插頭轉(zhuǎn)動的角度也不能太大,以免破壞了內(nèi)部的結(jié)構(gòu),甚至會扭斷中空管,因此除非是器材和插座之間真的很近,不然筆者還是建議大家選購1.75米的長度最為靠譜。

使用這款Reference Plus電源線,筆者測試對象依然是CD播放機,對于尋緣設備,電源線的影響會比較明顯。因此在播放《Best Audiophile Voices》人聲特輯時,在聲音背景上,有著極低噪聲的表現(xiàn),也就是我們經(jīng)常說的背景極為寧靜,女聲發(fā)聲瞬間特別通透清晰。另一方面,如果用攝影方面來形容,就是有著極低的“噪點”,音樂畫面即使拉大了亦是有著清晰逼真的再現(xiàn),沒有太多的雜質(zhì),色彩的純度亦是甚高。Reference Plus對女聲的定位極為準確,毫無懸念,如同站在中間,不偏不倚,高度更是像真。女聲的口型適中,沒有刻意放大,人聲的表現(xiàn)準確到位,沒有絲毫變形扭曲,聲音把人物輪廓和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

再播放《西城秋色》曲目山,爵士鋼琴三重奏中的貝斯與鋼琴聲交織下展現(xiàn)出熱鬧的氣氛,整個背景都是異常的漆黑干凈和寧靜,帶來了更為深邃的音樂背景,或許也因為這個原因讓聽者的注意力得到了更好的集中,演繹者聲音都能更為突出地展現(xiàn)出來。在鋼琴部分,琴聲的延伸是清新通透的,指尖加重力道時又有不錯的勁度表現(xiàn),整個鋼琴的聲音厚度非常不錯。相比試音室內(nèi)御用的電源線,Reference Plus電源線好像得益于鍍銀的成份,讓聲音在分析力和通透性上有所給力!

Swisscables作為一款全瑞士設計和手工打造的線材,在聲音抑或技術(shù)上都有著充分的肯定。如果要更好地形容;“生氣勃勃”正是對Reference Plus電源線最恰當?shù)男稳菰~,它能讓每個音響系統(tǒng)擁有一副鮮明的畫面,讓聲音帶著光澤和能量,讓發(fā)燒友一聽就有感受。如果你的系統(tǒng)正好欠缺一些“火喉”,相信Reference Plus足以給你帶來畫龍點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