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來沒事,探討一個很久的話題:HiFi揚聲器一定是好的影院揚聲器嗎?想必很多燒友都聽過,尤其是HiFi和影院雙修的玩家,甚至不少玩家曾經也為此而困惑過。
簡單從語言學和邏輯學來看,這個問題屬於過度絕對性的表述,而且其言外之意是:HiFi揚聲器在家庭影院中,從品質上,一定優於影院揚聲器。對於稍有資歷和眼界的音響人來說,這種表達顯然是有問題的,其把揚聲器在不分使用屬性的情況下進行了亂套。要清晰了解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得先要了解一下HiFi揚聲器和影院揚聲器各自的特點和區別。

HiFi揚聲器和影院揚聲器都有一個共性,兩者都是揚聲器,它們從性質和形態上是基本一致的。如果希望更好理解,我以「色譜」舉例。處於不同領域和使用屬性的揚聲器可以視為「同色系」下的相近色,而極致HiFi和震撼影院可視為該「色譜」的兩極。當兩款揚聲器在各自領域中的專業性越高時,就越往兩極遠離,特性差異就會越明顯,等同於「色差」越明顯。當兩款揚聲器越接近時,可替代性就越高。揚聲器要更好兼容這兩種屬性,在性能和指標設計上就得更加「中性」。

ELACFS 408
揚聲器發展至今已經十分成熟,由於面對當下不同的應用環境和方向要求,不同廠家會有針對性地設計和開發,從而讓大家看到豐富且特色不同的揚聲器產品。例如民用家庭中所使用的HiFi揚聲器,我們可以籠統理解為立體聲揚聲器,不少世界知名發燒揚聲器廠家為了展現更頂尖、更高保真和出色的聲音還原,推出「不妥協」的頂級產品。由於投入了大量的技術、精力、時間和資金等成本進行開發和生產製造,因此這類立體聲揚聲器產品往往價格非常昂貴。

當然,也有不少廠家在既定的成本和品質下,滿足更多家庭消費者對高保真的追求。例如我們以往一直介紹的Klipsch(傑士)號角和德國ELAC(意力)揚聲器產品,品牌旗下都擁有自己在HiFi領域和影院領域的專供產品,當然,像ELAC旗下Debut Reference和VELA這種比較「中性」的揚聲器系列,當中的立體聲揚聲器既可以作為發燒立體聲揚聲器,也可以與廠家專門為該系列推出的中置揚聲器組合成出色的影院系統。

而影院揚聲器顧名思義就是針對電影聲效和影院場景而專門開發的產品,因此在形態上可能是嵌入式和掛牆式設計,由於觀影的焦點在於屏幕,因此揚聲器的外觀可能不會被重視。另外,為了締造更強大的聲壓級、動態表現和指向性等指標要求,這類揚聲器的單元都有著極高效能的特點,務求還原電影中極快速、伶俐、瞬爆、硬朗、刺激的聽覺體驗。最後,由於影院涉及多聲道的還原,需要更多同類型揚聲器協同運作,以私人影院全景聲7.2.4聲道制式來計算,揚聲器總數就多達13隻,因此影院揚聲器在設計和開發上需要考慮到市場對價格的接受程度,力求在既定的成本上實現最大限度的「震撼」。但遺憾的是,由於家庭影院市場面非常廣,而且市場要求參差不齊,當中更混雜了不少山寨和次級廠家,他們最大限度降低產品價格獲取更多的銷售量,從而令用料和性能都難以保證,也給市場留下影院揚聲器普遍素質不高的印象。
當然,發燒圈子也有不少有追求的影院玩家,我認識的有斥資購入三隻相同的大型發燒級座地式揚聲器和獨立的單聲道發燒級功率放大器,用於展現影院極致的前置聲道體驗,尤其是精細玲瓏的人聲效果,所締造的影院效果可謂極致震撼。

如果我們再向日常的商業影院進行觀察,可能會被當中「傻大黑粗」的揚聲器形象所驚呆,但大家要知道的是,商業影院對動態、能量、低頻、指向性等都有明確的指標要求,同時還需要考慮整體的投資成本,因此就不能簡單且一味地以頂級HiFi揚聲器來充當了!
所以經過這樣的分析,這個話題的偏頗性就不攻自破了。在某種既定的場合、成本、使用範圍和產品性能等綜合因素考慮下,我們可以通過HiFi揚聲器作為影院揚聲器使用,產品品質和聲音素質都會非常優秀,表現會超出很多低端影院揚聲器的效果,但是揚聲器的設計也存在「術業有專攻」的一面,因此玩家要針對自身使用領域和情況進行認真甄選,才能讓預期的聲音效果充分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