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強聯手紀念輝煌! FOCAL & Naim十周年紀念版音響系統

不同品牌音響器材的相互搭配是一門學問,如何在不同品牌的碰撞中「揚長避短」,讓很多發燒友流連忘返、癡迷不已。當然了,如果你的發燒功底不夠深,也沒有更多的精力、財力、時間去嘗試各種各樣的品牌搭配,那麼解決的方法就簡單粗暴:直接搭配同廠的全套器材,或者直接在「兄弟」「姐妹」品牌之間相互搭配就好了。這是因為,一般來講,同廠旗下的相同或不同品牌的器材都有著近似的設計思路和製造途徑,在校音上面也會特別講究匹配度(畢竟靠組合的聲音,能夠說服買者在自家一次消費完所有的器材,也是一大勝利啊)。所以,對於希望「入門即頂端」的買家來說算是最保險的方法了!這一次,當我看到Focal和Naim這一套「超級西裝」式的器材搭配時,立刻就有四個大字跳入了腦海之中:「強強聯手」。

圖片

器材搭配不放心?廠家幫你全盤搞定!
隨著整個音響行業國際化和融合整理的深入,主打揚聲器的法國Focal品牌和主打電子設備的英國Naim品牌在2011年8月宣布業務合併,並由Focal& Co公司控制,不過兩個品牌仍然獨立經營。之後3年的2014年,Focal & Co公司又併入Vervent Audio集團,進一步夯實了兩大品牌的業務聯合。
時至今日,在集團的全球零售戰略助推下,創立於1979年的Focal品牌和創立於1973年的Naim品牌仍然在不斷開發和拓展產品系列,除了家用音響器材之外,產品還進入了車載音響、監聽音響及遊艇音響等專業市場。就在Focal品牌和Naim品牌正式合併的10周年之際,兩大品牌自然也得有所表示,這就是此次試用的10周年紀念版音響系統。簡單地說來,就是將兩大品牌價位和檔次相近的產品作了一個「廠家主導」的搭配組合,覆蓋了訊號源/放大器/揚聲器/線材/附件這一系列的環節。這一組合不僅在外觀配色上面保持了統一的「冷灰色高雅素靜」風格,此外在器材之間的連接方面也採用了廠家獨有的方式,再加上經過廠家精心調校的聲音匹配,絕對是「只此一家,別無分店」的經典組合,廠家也算是作出拍胸口的保證了!

圖片

延續旗艦系列核心技術的揚聲器
揚聲器環節自然是來自Focal品牌,此次入選的是僅次於旗艦Utopia III EVO系列的Sopra系列中的「老二」:Sopra N°2座地式揚聲器。實際上,Sopra系列除了箱體豪華程度和複雜程度上與Utopia III EVO系列有一定差距之外,在其他方面幾乎全面繼承了旗艦系列的優點。例如在箱體結構方面,與Utopia III EVO系列一樣仍然是內弓形的前面板設計和高密度聚合物分體式箱體,這正是廠家「Focus Time」(聚焦時序或時間相位)的理念,可以讓前面板上每隻驅動器的發聲中心與人耳之間的距離完全一致,發聲軸心也指向聽音位,從而實現各頻段聲波相位的一致性。

圖片

在單元的使用方面,也是全面採用品牌最頂尖的材料和技術。首先,採用了廠家獨有的直徑27mm純鈹振膜內凹式球頂IAL3高音單元,採用了IHL(Infinite Horn Loading,無限號角負載)技術,對磁鐵總成結構進行了改良,大大降低了鈹振膜的運動阻力。同時,你可以看到高音單元的背部特別設計了一個與箱體合為一體的腔體,這是為了消除高音振膜背部的空氣因壓縮而產生失真的訣竅所在,可以有效且平緩地吸收振膜背部產生的聲波,降低聲波壓力,從而有效消除因此而產生的失真,這也是IHL技術的關鍵核心所在。

圖片

高音單元上方的1隻直徑16.5cm中音單元和下部箱體的2隻直徑18cm低音單元也是直接套用旗艦Utopia III EVO系列的關鍵技術。振膜方面,全面採用廠家第三代W複合三明治振膜錐盆,用上下兩層Verre纖維夾住中間層的特殊發泡膠材料,可以有效吸收振膜的分割振動。同時,W錐盆由機械切割方式改為激光切割,既提高了精準度也提高了切割邊緣的強度。W錐盆正中則是扁平的相位錐,配合全新的無音染懸邊和精密盆架,為聲音提供穩定的基礎。此外,關鍵的TMD(Tuned Mass Damping,調諧重量阻尼)懸掛方式和NIC(Neutral Inductance Circuit,中性電感電路)磁體毫不意外地也得到應用,前者保證振膜的穩定性和抗諧振能力更佳,後者則讓磁場更為穩定,低頻控制能力更佳。

圖片

連信號線這些細節都幫你想到的放大器組合
說到Naim品牌這邊,更加有「精銳出動」的感覺——廠家直接拿出了5件產品來配合SopraN°2座地式揚聲器,遠遠超出了發燒友們的預期!這5件產品分別是:NDX 2數字播放機、NAC 282前級放大器、NAP 250 DR後級放大器、NAPSC外置電源和HiCap DR外置電源,陣容果然無比強大!
有發燒友可能會問了:三臺機器為什麼會用上兩臺外置電源呢?分別是為哪兩臺機器供電?其實最開始我也是這樣想的,不過在查看了廠家的產品介紹之後,我才明白了讓人吃驚的真相:NAPSC外置電源是NAC 282前級放大器的標配附件,只為前級放大器的數字音頻電路和控制電路供電;而外觀較大的HiCap DR外置電源則負責為前級放大器的模擬音頻電路和後級供電,這樣的作法可以提供更好的聲音透明度和音樂性,可見廠家對前級放大器環節的重視程度有多麼高!

圖片

下面簡單把這5件產品梳理一下:
NDX 2數字播放機除了採用低噪聲、高速低電壓、差分信號處理的流媒體電路,支持非常多的網絡音頻服務之外,還按照發燒級的標準採用了Burr-Brown公司的PCM1792A芯片進行數字/模擬轉換,在這塊芯片之後,又搭配了廠家自行開發的數字濾波器和獨立的電流/電壓轉換器。與數字信號在輸入數字/模擬轉換芯片之前,還會經過SHARC DSP芯片,以極高的40bit精度進行過取樣處理。
NAC 282前級放大器採用了靜音微處理芯片進行控制,聽音時會自動切換為休眠狀態以免影響音質。電路板全部是低諧振設計,配合防振機腳保證機箱的穩定,機內敏感的電子元器件也不會受外界微振動的干擾。
NAP 250 DR後級放大器的原型機可以追溯到1975年,最新一代的機型採用了曾在旗艦Statement系列放大器和參考級NAP 500放大器中得到應用的NA009晶體管。同時,Statement系列放大器中採用的Naim Audio DR(Discrete Regulator獨立調諧器)技術也同樣被NAP 250 DR後級放大器繼承了下來,配合400VA容量的大量變壓器,可以實現更平滑、更穩定的電源供應,負載8Ω時可為每聲道提供80W的輸出功率。
值得注意的是,這5件Naim品牌器材,除了電源線是通用IEC規格之外(器材配贈歐標和英標電源線),其他所有的數字、模擬通道的訊號連接均是由一條(對,只有一條)採用Naim接口的廠家專用線材來完成,而且訊號的路徑依次是:數字播放機-前級放大器-HiCap DR外置電源-後級放大器-揚聲器。這樣的單線訊號傳輸方式看似比較奇葩,但必然是廠家認真考量和測試之後的結果,以達到最簡單、最直接、音質最有保證的信號傳輸,也不會發生髮燒友胡亂更換不同線材影響最終音質的情況。最後,喇叭線則為Naim Super Lumina,屬於系統內搭配。

圖片

精緻、飽滿、動態十足
這樣的一套「西裝」的聲音究竟怎麼樣呢?我們依然在廣州市番禺區麗駿路1號西麗大廈域豐音響全新體驗中心內進行體驗,試聽時下載了由LP轉制、24bit/96kHz規格的《莫扎特管樂協奏曲》、SACD轉制的加里.卡爾演奏的大提琴《阿佩喬尼奏鳴曲》以及大家熟悉的《天下第一鼓》的高清數字檔案,通過移動硬盤接入NDX 2數字播放機。
這套器材一開聲帶來的就是穩定、精緻、紮實的高級感,現場錄音的音場背景極為深黑,平滑有序地隱退到遠方,這顯然是數字播放機和前級解碼部分拿捏精準、不受干擾的典型表現。樂音的鮮明感被生動地映襯出來,管樂體現出恰到好處的立體感和光澤度,在整個三維的空間中展現出強烈的現場氛圍。同時,你也可以很輕鬆地聆聽到樂器在空間中產生的殘響和餘韻,揚聲器超高的解析能力也功不可沒。
此外,整套系統聲音的飽滿感和動態表現也令人大為滿意。大提琴的形體感控制得非常老到,紮實、沉穩,毫無輕浮飄移之感,在音場中保持著活生靈動的結像。別看後級放大器的標稱輸出功率並不太高,但低頻的節奏與層次卻顯得相當豐富,快速而又毫不鬆懈的音色變化充分再現了藝術家的高超技藝。即使是面對鼓錘與鼓皮閃電般接觸這樣的場面,整套系統的控制力仍然極為老到,輸出的力道、速度與規模簡直超乎想像,很難讓人相信這是一套由不太大型的揚聲器和外觀小巧的放大組合產生的威力。
最後一點你沒有想到吧,這一套Focal和Naim的十周年組合全球僅生產200套,分到國內數量非常有限。原價大約38萬元,但套裝活動價為29.8萬元,由於數量不多加上優惠政策,真是早買早擁有,更是早受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