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的美“看得見” Sonus faber Sonetto V G2座地式音箱

意大利Sonus faber品牌又出新品了!這一次試用的是Sonetto(詩人)系列中的V G2座地式音箱。

在有點資歷的發(fā)燒友的印象中,說到來自意大利的音響品牌,Sonus faber絕對要算重要的一位。想當年Sonus faber品牌開創(chuàng)業(yè)內(nèi)先河,首先將實木箱體、真皮外飾、弧形線條的音箱引入市場,一時間震撼大眾,并且樹立豪華音箱的標桿。即使是到了新秀倍出的今天,Sonus faber品牌的制造工藝和音質(zhì)體驗仍然是獨一無二的存在,讓人不得不佩服當年廠家極具慧眼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對品味的準確把握。

四個階段的成長歷史

實際上,Sonus faber品牌創(chuàng)立于1983年,至今的發(fā)展歷史分為4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創(chuàng)立之后到1992年之前,Sonus faber還是一個位于維琴察的工作室,首款音箱Parva就開始使用實心胡桃木和真皮等天然材料制作箱體,引發(fā)全球業(yè)界關(guān)注,打下了品牌工藝的基調(diào)。

第二階段是1993年到2003年,Sonus faber品牌開始用人工制作樂器形狀的箱體。這一時期,影響后世的魯特琴(Lute)箱體形狀和結(jié)構(gòu)開始問世,靈感主要取自意大利最古老的小提琴工匠Andrea Amati和歷史上最偉大的小提琴制造商Antonio Stradivari。這一時期,以提琴黃金時代名匠Giuseppe Guarneri命名的Guarneri Homage音箱成為經(jīng)典巨作。

第三階段是2004年到2013年,Sonus faber品牌開始使用壓鑄鋁材料來打造箱體,在單元、結(jié)構(gòu)、分頻器方面都受到新技術(shù)推動而進步,第一代Aida成為代表型號。

第四階段是2014年至今,Sonus faber品牌擴大了產(chǎn)品范圍,開始為Pagani、瑪莎拉蒂、Wally yachts等豪華汽車、游艇品牌提供高端音響系統(tǒng)。同時,Sonus faber品牌也開始自行開發(fā)設(shè)計音響單元的各個組件,以達到自己的聲音標準。

時至今日,Sonus faber品牌的產(chǎn)品型號極為豐富,旗下有多達11個音箱系列,涵蓋了從超頂級的Reference系列到無線、戶外系列等等,可以說只要你愿意,一定能夠從中選到你需要的產(chǎn)品型號。唯一不變的是,每一款產(chǎn)品均有著優(yōu)雅雍容的豪華外觀和精湛的做工,光擺在那里就堪稱是一件室內(nèi)藝術(shù)品。

以低代價實現(xiàn)部分旗艦性能

這次試用的V G2座地式音箱屬于中端的Sonetto系列,綜合起來看,我認為是Sonus faber品牌中既有絕對實力,同時定價又較為親民的一款。下面就來一起看看吧。

“Sonetto”這個名字來自意大利語“sonet”,意為“小歌”,指的是短的抒情詩歌。這一系列共有7款型號,分別是:2款書架式音箱、3款落地式音箱、1款中置音箱、1款壁掛式音箱和1款音箱腳架,顯然是兼顧雙聲道Hi-End和多聲道家庭影院的配置。

那么,為什么說這個系列有著“絕對實力”呢?這是因為,這可能是Sonus faber品牌旗下,能夠以最低代價實現(xiàn)超高端旗艦的部分性能和配置的產(chǎn)品系列了!下面會詳細說明。
在這一系列的3款落地式型號之中,V G2座地式音箱處于中間位置,體型和單元配置比同系列的VIII G2要低一檔,但是又比同系列的III G2又要高一些。

外形經(jīng)典優(yōu)美

V G2座地式音箱外形經(jīng)典而優(yōu)美,垂直的四個表面均呈弧線,面板與側(cè)板交接的棱角被處理成圓弧形,不僅美觀,對于消除反射聲波的衍射效應也很有作用。值得注意的是,V G2的前面板比背板要寬很多,因此在擺位方面靈活性要更高一些。這也正是廠家標準的“魯特琴”經(jīng)典外形。

V G2箱體表面全部貼覆花紋橫向延伸的真木皮,有淺木色、棕紅色、黑色等外飾可選。最讓人感動的是,頂板上的木皮木紋以45度的方式拼接在一起,嚴絲合縫,看上去格外別致美觀。其實這種拼接方式在Stradivari、Amati和整個Homage系列等同廠知名產(chǎn)品中很常見,但在這樣的中端產(chǎn)品中也這樣操作,確實讓人驚喜。

V G2是4 單元3分頻下導向式設(shè)計,導向孔位于箱體底部,通過箱體四根機腳與混凝土底座之間形成的抬高縫隙輸出低頻能量,一方面可以避免向墻面擴散低頻造成不必要的量感過多導致聲音渾濁,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地面反射產(chǎn)生更豐富的低頻。

單元沿用旗艦設(shè)計

單元方面就是V G2最值得稱道的亮點所在了。亮點主要集中于中音單元,這就是直接延用自“四件套”旗艦型號Suprema的Camelia中音。這只中音單元直徑6.5英寸,振膜呈少見的灰白色,振膜中央的鋁制防塵帽上有“sf”的品牌簡寫字樣,顯示這是由廠家自行開發(fā)的產(chǎn)品。同時,外形經(jīng)過精心設(shè)計的防塵帽也可確保軸向和離軸方向一致的頻率響應,保證最佳的聲波擴散和連貫性。在Sonetto系列中,Camelia中音單元只被使用在V G2、VIII G2和中置音箱之上,當然中置音箱的Camelia中音單元的直徑要小不少,為4英寸。

這只中音單元的最大特點是采用了有機材料制成的盆架和振膜,振膜的靈感來自山茶花的形狀,邊緣彎曲的弧線呈現(xiàn)有五朵花瓣的外觀。這種非純圓、非對稱的振膜避免了典型的圓形振膜在工作可能產(chǎn)生的共振和分割振動,更能夠還原出自然而純凈的聲音特征,同時還非常美觀,很有辨識度。此外,振膜表面也沒有作任何涂料處理,以確保聲音的絕對真實。有機材料盆架更有利于空氣的流通。

從面板上可以看到,V G2的高中音單元是安裝在一塊獨立的水滴形前障板上的,水滴形前障板的表面按照廠家慣例為真皮材料。而實際上在箱體內(nèi)部,兩者也位于同一個全密閉的水滴型由軟木制成的腔體之中,腔體內(nèi)部還有三道高低不同的橫向棱狀凸起。這一設(shè)計實際也是直接延用自旗艦Suprema,目的在于確保兩只單元不受其他單元工作的干擾,從而實現(xiàn)中頻的清晰度和自然聽感。

高音單元為絲綢編織振膜,直徑1.1英寸,帶有垂直方向的擴散器,廠家稱之為DAD Arrow Point高音單元。由于采用了銅質(zhì)短路環(huán),這只高音單元的高頻響應達到40kHz。

兩只低音單元直徑為6.5英寸,黑色防塵帽中央仍然有“sf”字樣,表明這也是廠家的原創(chuàng)產(chǎn)品。值得注意的是,低音單元的橡膠懸邊不僅寬大,與振膜連接的邊緣曲線也像是五朵花瓣,將紙漿夾層振膜錐體包裹起來,與中音單元振膜形狀形成了巧妙的呼應。這種不對稱的形狀也是打破了振膜的圓形模式,確保聲音線性度更高,并減少干擾并提升聲波投射角度。

聲音醇厚大氣

在試聽時,這對Sonetto V G2座地式音箱出人意料地讓我感到了擺位的靈活性。首先,它的箱體后部較窄,所以即使遠離背墻擺放也不會覺得太過擁擠;其次,按理說,V G2這種偏中小型的座地式音箱一般來講會借助墻面的低頻反射來增強低音量感和厚度,但實際上由于它是朝正下方發(fā)聲的導向結(jié)構(gòu),所以你即使把它擺在聽音室偏中部的位置,產(chǎn)生的低頻量感也很充足,并不比靠近側(cè)面弱多少。

這樣一來,顯然V G2的擺位靈活性就高多了,我更傾向于將它擺放在距離背墻和側(cè)墻差不多遠近的位置,整體來講在保證低頻量感的同時,整個音場的寬度和深度也更出色一些。

另外,V G2雖然體型不大,但是對于放大器的驅(qū)動能力還是有一定的要求,否則中頻段會比較含混,低頻的速度也慢一些。所以建議搭配每聲道輸出功率在200W以上的晶體管放大器或是輸出功率在30W以上的純甲類電子管放大器。一旦放大器搭配合理,V G2很容易就展現(xiàn)出高素質(zhì)的聲音來。

播放《伊豆的舞女》一碟時,V G2展現(xiàn)出了非常濃郁的音色,曲目開頭的低音貝司獨奏彈性和摩擦感俱佳,快速的反應讓撥弦聲顯得格外生動跳躍。當女歌手慵懶平和的嗓聲出來之后,更是有著直指人心的感染力,胸腔的共鳴和喉音的尾韻寬厚動人。伴奏鋼琴的聲音帶著閃爍的光澤,在極具立體感的空間中點點亮起。另外,V G2展現(xiàn)出來的音場非常寬大,對于整個節(jié)奏和力度的控制非常到位,動態(tài)靈敏而充裕,聽起來完全是中大型放大器的規(guī)模感,低頻的細節(jié)和微動態(tài)相當豐富。隨著音量的不斷加大,樂聲也絲毫沒有壓縮感和刺耳的感覺,這證明V G2單元的控制力非常優(yōu)秀,才能夠包容一切。

換上《倫敦號角之聲》,一般來講圓號演奏時輸出的能量非常強大,所以一旦音箱的單元和分頻器處理不好或是控制不佳時往往會出現(xiàn)聲音干瘦、刺耳、缺乏底氣的跡象。但是V G2則完全不必擔心,它的聲底飽滿潤澤,整體頻段平衡而自然,宏大的氣勢和磅礴的規(guī)模感令人信服。中高頻段的出色控制力讓樂器的聲音在圓潤流暢之中又有著恰到好處的光澤感,為整個聲音添上了一種優(yōu)雅輕松的氛圍。播放這類曲目,V G2在低頻段的優(yōu)勢就更明顯,快速、有力、收放自如,讓人難以想象這是由一對中小型音箱唱出來的。

既有Sonus faber品牌慣有的醇厚飽滿,又有新一代旗艦的大氣自如,Sonetto V G2座地式音箱值得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