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在代理商聽音室聆聽過Boulder 1110和2160前后級放大器,其以高質量低頻還原讓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至今依然讓我回味無窮,從此也讓我有感坊間經常說的“千金難賣好低頻”的重要性。
而本次,我有機會體驗到Boulder最新推出的1151單聲道后級放大器,這款放大器其實早在上年東方賓館音響展就有靜態展出,而這次我在廣州聲越美終于一飽耳福,親身感受到作為1100系列升級而來達到高偏置A類的無限魅力。
全產線全可控
Boulder?是一家私人控股公司,創始人是Jeff Nelson。品牌成立于1984年,至今已有40年的生產歷史,多年來憑借扎實的用料、精湛的做工和一流的聲音表現,早已躋身頂級Hi-End品牌之列,堪稱是全球優秀的音頻電子產品制造商之一,在全球40多個國家都有著忠實的用家。
從1999年起,Boulder品牌開始使用SMD表面貼件進行電路板制造,非常注重產品的穩定性,所以開始有計劃盡量在自家廠內完成,不再外包。值得注意的是,據廠家介紹,Boulder品牌是目前北美地區唯一僅存的一家從工程設計到產品生產的每個環節全部由自家完成的Hi-End音響廠家!雖然這種生產形式可能比外包成本更高,但最終產品的品質控制和可靠性絕對比市場同類同價位產品更加出色。2016年,Boulder?搬進了一座新的使用專用生產設施的廠區,以提高制造效率并提供擴展空間,以滿足未來品牌發展的需求。
即使在如今產品如此分工明晰、多環節采用代工方式降低成本的現代電子制造業之中,像Boulder品牌這樣擁有“全產業鏈”的企業顯得非常稀有。
Boulder品牌的產品經過多年的演進,目前分為500系列、800系列、1100系列、2100系列與3000系列,檔次和售價依次從高到低。而作為1100系列的新成員,1151單聲道后級放大器代表了許多Boulder設計師、工程師和技術人員的共同努力,致力于為發燒友帶來世界上出色和理想的Hi-End后級放大器產品。
一流的外殼工藝和標志的紋路雕刻
1151單聲道后級放大器外殼沿襲品牌出色的金屬工藝設計以及非常出色的散熱效能,機身兩側擁有眾多鏤空的圓孔,以此加大與空氣的接觸面強化散熱。鋁合金面板上雕刻了石頭紋理,呈現出優雅的曲線,據說這個紋理的靈感來自科羅拉多州著名山岳Flagstaff?的等高線,正好與品牌名稱形成呼應。仔細看可以發現,這種石頭紋理并不簡單,是在鋁合金表面多次切削加工形成的高低落差產生,其工藝難度非常高的。
嶄新的甲類智能電流偏壓技術
眾所周知,Boulder放大器擁有驚人的高效率和高功率的設計,廠家認為音箱通過高功率放大才能以逼真的水準還原錄音真實的效果,即使在低音量下,對音箱的絕對控制更能吸引用戶對高保真的著迷。

Boulder原廠表示,他們不是隨便就會推出新產品的品牌,唯有技術獲得足夠進步時,才會推出新產品,而1151單聲道后級放大器就是如此。Boulder一路走來,始終致力于研究新技術和新作法,即便A類放大技術已經實踐多年,廠家仍然不斷尋求提升的可能性。在經過不斷嘗試之后,Boulder近年開發出新的A類功放電路設計,其偏壓部分內含專利的智能電流的A類偏置技術(Class-A Smart Current Biasing Circuit)。這項專利的智能電流技術超越了他們過去的設計成就,并帶來可聽聞、可實測的性能提升。

智能電流技術能提升A類功放電路的音質表現,卻不會有傳統A類放大的高耗能與過熱問題,而能達成如此效能的關鍵在于,該技術的輸出級能夠持續監測音箱的電流需求,并根據需求進行即時的調整,使放大器始終處于最佳的驅動、與最佳匹配狀態。根據這種技術突破為基礎,Boulder?開發了1151單聲道后級,它的外觀雖然與前代機型相似,但內部設計已經進行了革新的變化。
輕松驅動“大食”音箱
1151單聲道后級放大器的輸出級使用了40顆輸出晶體管和12個電源電容器,以確保在任何負載下都能維持穩定的大功率輸出,同時保持出色的細節與清晰度。1151同時具備強大電流輸出能力,能夠驅動“大食”的音箱,使其發揮最佳性能,原廠規格標示的連續輸出功率250W(8Ω),峰值功率輸出能力達到350W(8Ω)、600W(4Ω)、750W(2Ω)。另外,新開發的保護電路在音箱喇叭線短路或系統故障的情況下安全并立即關閉輸出部分。

全平衡和雙線分音
背面接口方面,1151跟其他1100系列產品一樣,僅有XLR輸入接口,而且其屬于真正平衡設計,廠家表示平衡線材可最大限度地減少磁場和射頻源的干擾。因此如果有搭配其他品牌的前級放大器的用戶必須注意了。而非常友好的是,Boulder電源接口使用標準的常規IEC接口,讓用戶配線的選擇面更為廣泛。每臺1151的喇叭接線端子都使用易于連接的大型旋鈕端子,并配有兩組端子設計,以便于用戶雙線分音使用。
搭配同廠前級放大器
搭配的前級放大器為同品牌的2110型號,音源使用Esoteric SACD/CD轉盤,1151驅動的音箱為美國Rockport Technologies LYNX座地式音箱。經過大半天的開機“煲煉”,我發現1151機身溫度微暖不燙,給人十分放心和安全。
2110前級放大器的電路板除了濾波電容之外,全部使用自家精密貼片機進行精美的貼片制作,這與習慣采用穿孔組件的廠家的做法完全不同。盡管有些功放廠家摒棄這種做法,認為會影響音質,但Boulder卻在這點上做到了極致,并充分發揮了貼片技術的優勢。

另外與眾不同的是,2110前級放大器內部除了電源連接線之外,沒有看到機內配線,每塊線路板之間都是以扁平電纜連接,這也是與傳統音響廠家的不同之處。這種方式配合貼件工藝,優點在于可以大幅縮小線路板的尺寸,也縮短了音樂信號路徑的長度,從而提高聲音的純凈度。
音質純凈,細節豐富
播放《Battements d’ailes dans le brouillard(à Pierre Favre)》的錄音,該專輯收錄了雪山頂部牛鈴干凈和清晰的錄音表現,形成一幅純潔、清新、高解釋力的音樂畫面。在Boulder 1151單聲道后級的驅動下,系統對鈴聲的還原展現出極為清晰和細膩的泛音,穿透力無比,同時展現出整個畫面的分離度和清晰性,再現出雪山山頂無垠的音場和寧靜干凈的聲音背景。作為單聲道后級,不但需要展現出色的低頻控制力,在音質分析力的表現上,1151是絕對沒問題的。

而在播放小提琴家María Due?as?《24 Caprices(24首隨想曲)》,或許你認為后級放大器更需要通過使用低頻錄音來進行測試、但實際上小提琴的分析力和高密度低失真和低底噪依然是放大器重要的考量標準。1151后級放大器憑借超高偏置A類的智能電流技術設計,令我們感受到小提琴音質的高密度、線性感和無隔膜感,聲音逼真再現,同時展現優雅和悠揚的飄逸氣息。通過1151的驅動表現,每一首錄音都展現其出色的音樂性,涉及不同的演奏技術,Due?as快速的音階、雙音、和聲、跳弓、以及各種弓法和指法的變化,生動的顫音,簡直體驗到她手指法的靈活性與琴弓的控制能力。

接著播放葉振棠《笛子姑娘》,在1151單聲道后級驅動下,整個系統的對棠哥的聲音還原非常逼真,同時擁有極高的辨析度。整套系統音質非常純凈干凈,音樂背景漆黑,音像輕松呈現于器材架正中的位置。作為對錄音重現擁有極高要求的Boulder,對人聲情感層面擁有出色的感染力,聲音飽滿不缺“肉感”,真實而耐聽。


接著播放達人藝典的《喝彩》藍光CD,《鼓詩》的重播展現出強大的低頻氣勢,壓迫感十足,動態驚人,同時依然保持著絕佳的清晰性和細節辨析度。那種扎實充滿分量的低頻質感和浪涌式的推搡感讓我印象深刻。而在播放《鬼太鼓座疾走》龐大的音場鋪面而來。1151單聲道后級放大器展現極好的動態控制表現,不管對微細訊號抑或大能量和強低頻,都展現出極佳的聲壓和密度輸出。在高潮時,眾鼓齊鳴把龐大的空間感與真實的現場感全面還原。
總結
憑借出色的智能電流的A類偏置技術,用戶可以通過1151驅動富有挑戰性的音箱,并以此作為重播栩栩如生音樂的理想方式,可以說,全新的1151單聲道后級放大器就是為此而生。
產品參數:
●連續功率:8Ω/250W
●峰值功率:
8Ω/350W,4Ω/600W,2Ω/750W
●總諧波失真
8Ω/250W 0.002%,20kHz:0.01%
4Ω/250W 0.002%,20kHz:0.01%
2Ω/250W 0.003%,20kHz:0.02%
●等效輸入雜訊(EIN):
20kHz,頻寬2.2μV
●幅度響應:
20Hz至20kHz +0.00,-0.04dB
●頻率響應:-3dB 0.015Hz和150kHz
●輸入阻抗:
200kΩ平衡,100kΩ非平衡
●平衡模擬輸入:平衡3針XLR
●輸出:25英寸(6mm)接線柱
●電源需求(特定國家配置):
100V、120V、240V 50-60Hz
●耗電量:
最大800W,待機10W,閑置60W
●尺寸(WDH):45.7×41.7×18.3cm
●重量:24.5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