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842年開埠以來,香港這顆神奇的東方之珠,幾經變幻,在流行音樂產業上對全球華人影響深遠。在五六十年代,受“國語時代曲”風氣影響,香港的唱片公司推出本土自造的“粵語時代曲”,曲目多源自粵劇、粵曲選段或“國語時代曲”的粵語填詞改編,代表性人物包括來自星馬的麗莎、鄭錦昌以及本土的芬艷芳、韋秀嫻、蕭芳芳、陳寶珠等。到70年代則是黑膠的全盛期,唱盤好比現今的電腦,是家家戶戶的必需品,唱片鋪更是成行成市!當年譚詠麟一張碟賣30萬只,平均每10人就擁有1只,創下香港唱片業的驚人紀錄。八十年代中后段,CD以全新形式的音樂硬件出現,很多歌手推出新歌都是CD版。

相比起譚詠麟、鐘鎮濤、陳慧嫻等這些老熟人,露云娜的名字對國內聽眾來說有點“小眾”。露云娜并非這位歌手的本名,她原本叫Rowena Cortes,是一位菲律賓裔華語女歌手,同時擁有中國、菲律賓、西班牙及日本四國血統。由于從小在香港長大,所以可以熟練使用中文。“露云娜”一名也是為了讓大家更好記住特意取的中文名。露云娜出道時間非常早,在她5歲時便獲得“Talent Quest”的冠軍。當年的“Talent Quest”相當于今天的新秀大賽,在大會堂舉行,由英文星報主辦,她以一首《VERY VERY VERY》打敗一眾成年歌手。1975年,露云娜第二次參加“香港流行歌曲創作邀請賽”,她演繹了自己菲籍二姐夫Andy Bautista的作品,可最終年僅12歲的她敗在了陳秋霞(冠軍)和Anders Nelsson(聶安達)手上,獲得季軍。正式重返樂壇后,使得較多觀眾留意到了她。自此露云娜開始灌錄唱片,70年代正式成為了職業歌手。1979年,露云娜同張國榮、陳美玲一道獲得香港樂壇“最有前途新人大獎”(又稱“銀星大獎”)。1981年,TVB無線電臺推出了一套青春短劇《豆芽夢》,由翁靜晶主演,露云娜也在其中出演了主要的女配角,并兼唱了由Anders Nelsson(聶安達)作曲的同名主題歌《豆芽夢》。這首歌曲面世后大受聽眾歡迎,成為街知巷聞的大熱作品。


《千年女王》和《傳說》是露云娜為卡通片配唱的主題曲,也是她的代表作,都改編自日本音樂人宇崎竜童的作品。宇崎龜童這位音樂人另一首被改編成粵語的名曲大家肯定熟知,那就是《風繼續吹》。露云娜的音色絕佳,在當時香港女歌手中可謂數一數二。特別是演繹少女情懷的慢歌,聽上去非常舒服。七十年代的香港還是比較時興唱英文歌曲,露云娜當然也不例外。由于香港也開始吹起本地創作之風,80年代,露云娜轉唱粵語歌,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作為香港實力派全能歌手,露云娜以擁有甜美的聲線、成熟的歌唱技巧以及情感自然演唱為特質,深受不少發燒友鐘情。近年加盟風行唱片后,她已先后推出兩張個人Hi-Fi唱片。這兩張大碟在“華語金曲獎”都取得過不錯成績,包括:“年度最佳Hi-Fi人聲”《酒紅色的心》(2017年)/“專業推介流行女歌手”《下雨天》(2020年)。在露云娜《酒紅色的心》中,她唱的都是玉置浩二的歌曲,作詞則由多人負責,編曲則于她的另一半Perry Martin。玉置浩二的歌曲本來就很好聽,加上Perry Martin編曲功夫的確不凡,把這么簡單的樂器編制變得很豐富,讓人聽不膩。再加上錄音效果優異,使得我們在聽音樂時,會忘了這是編制簡單的伴奏。露云娜在風行唱片的第二張個人專輯《下雨天》,混音和母帶處理方面,由其丈夫Perry Martin操刀,量身打造之下,專輯內每首歌曲都綻放出動人色彩。這張專輯從前期籌備到正式制作、錄音及后期,均由她的丈夫Perry Martin負責監制、編曲及混音。雖然整體以翻唱歌曲為主,但從編曲上的節奏變化,加上Rowena演繹時的心態,營造出另一番風格。

去年,《From My Heart》作為露云娜加盟風行唱片后的第三張個人專輯正式推出。最近的音響展中,露云娜也為這張全新唱片舉行簽發會。這張專輯由她丈夫Perry Martin擔任編曲和制作人,共收錄11首重新演繹的經典曲目,包括張國榮《春夏秋冬》、葉倩文《祝?!?、梁詠琪《花火》、Beyond《遙望》,以及她最具代表性的首本名曲《傳說》教堂單點錄音。